“可怕”的2歲
叛逆,誰都有過,不過現在的父母頭痛的是,孩子的叛逆早早就已出現,而且相當強烈。才兩歲的孩子,讓干什么偏不干,不讓做的事吵著鬧著要去做,看上去,專門做一些讓你生氣的事情,叛逆得不得了。
以暴制暴是不少年輕家長的做法。專家表示,這是不對的,2歲孩子的這些行為,是他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到來的癥狀表現,一般延續半年左右時間,過了這段時間,一切又風和日麗、活潑可愛。家長要做的是——— 足夠的包容、愛,與耐心。
兩歲叛逆期的癥狀表現
輕度癥狀
●經常把東西全部扔到地上,亂扔一氣,還不允許別人收拾;
●讓她穿襪子,她從來不穿。跟她說什么,回答都是不;
●一定要玩某一樣東西,比如進電梯、出電梯,開水龍頭、關水龍頭之類的,如果不滿足,就大聲哭鬧;
●一點小事總是大喊大叫的,還動不動就說“打死”;
●不愿意做什么事的時候,稍有要求,就會哭鬧
……
重度癥狀
●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耍賴,比如躺在地上打滾、賴著不走等;
●不合他的意時,就大哭大鬧,而且特別兇,甚至自虐,如雙手抓自己的臉,或是拿手打自己的頭,很歇斯底里的樣子;
●愛打人,甚至咬人,一不合他意,手就拍過來,或沖過去咬人
●捶胸頓足
●使勁地自拍腦袋
……
■應對方法
1
基本方向 包容與尊重
專家指出,對兩歲孩子的叛逆行為,一個基本方向是:盡量包容與尊重,給他足夠的愛、關心與包容。慢慢的,到了3歲后,再給些規則與要求。
兩歲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外在的體現最突出的一點是———愛發脾氣、亂發脾氣。這個時候的孩子,要求多多,稍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用最原始的方法———發脾氣來表達自己。專家指出,這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開始。兩歲前,他認為媽媽跟他是一體的,基本沒有自己的想法與主意,兩歲后,則有了自己的獨立的想法,用心理學上的話來說,是從人生的口育階段到了肛育階段,對父母表現出來的特點,前者是占有,后者則是控制。也就是說,他發脾氣,其實是想用發脾氣來控制你。
2
可見效果 孩子學會自我情緒控制
對于父母來說,要做的就是包容孩子。首先,孩子的情緒有一個跟社會接軌的過程。用發脾氣這種精暴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是他的本能反應。這時,如果父母用同樣的態度來對待他的話,他會恐懼。相反,如果父母很包容,不但撫慰了他的情緒,他還會從父母那里學到處理自己不好情緒的方法,對自己的情緒會處理得越來越好。父母這時對孩子越包容,孩子以后情緒處理能力也會越強。
比如,他無理取鬧至打破杯子,父母也無需動怒,把它當成一件小的事情,收拾好就可以了,等孩子情緒好的時候抱著他跟他講他做過的事情的危險性。家長要做控制好情緒的好榜樣,孩子會慢慢從父母身上學會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緒。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