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孩子期待“精神禮物”
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不少商家早已打響新一輪銷售“戰役”,緊盯“兒童節經濟”。但在家長忙于為孩子挑選品牌服裝、高檔玩具時,卻有不少孩子只是希望“媽媽天天看我寫作業”、“給我一個充滿愛的吻”、“帶我去海邊玩一次”。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專家指出很多時候精神禮物比物質更重要,“你花1小時陪他們玩,比買多貴的玩具都好”。
送禮物父母很舍得花錢
送孩子遙控車、新衣服、益智類書籍,帶孩子吃“六一”自助餐。在記者對20位家長進行的調查中,發現給孩子買買東西,帶孩子吃頓飯,幾乎是“六一”時家長們的“固定節目”。送的禮物,不外乎衣服、鞋子、書本或者是玩具等等。
一件小T恤398元,一條小褲子498元,有個4歲兒子的媽媽小林剛在商場里,為孩子挑選了一套品牌的衣服,“到六一節那天上班不能陪孩子過,就趁周末給他買一套。”昨日記者在廈門各大商場走訪發現,不少兒童品牌的服裝價格動輒標到兩三百,一件適合1米3高兒童穿的小連衣裙,標價600元;在玩具專柜,記者看到一輛較大的遙控車標價400多元,而女孩們鐘愛的“芭比娃娃”也是200多元到400多元不等。“這2個是紀念版,所以貴一些,而且是限量的。”售貨員說,最近幾天來買的家長不少,“過節了嘛,家長比較愿意多掏些錢出來,買些大的、好的”,售貨員表示。
公務員陳女士甚至給11歲的女兒買臺鋼琴做禮物。“早就想買了,這次剛好過六一,就把這個當做禮物送給她”,希望能“培養培養她的音樂細胞”。
大多數孩子期待“精神禮物”
64名11到13歲的孩子接受了問卷調查。家長們也許沒有注意到其實孩子也期待精神領域的“禮物”。43個孩子選擇物質禮物,而幾乎所有孩子同時選擇了精神禮物。12歲的男孩小諾說,“六一”節他最喜歡的禮物是“父母的愛”,因為“什么禮物都比不上父母的愛”。“希望爸爸媽媽永遠不要吵架”、“希望家庭永遠美滿”、“希望爸爸能給我一個承諾”、“一個充滿愛的吻”、“希望和爸媽一起出去玩”……孩子們想要的精神禮物,雖然五花八門,但多與父母分不開。
記者還發現,與上一輩相比,選擇物質禮物的孩子目標更明確,也更成熟。手機、電腦、衣服是他們最熱衷的,43個孩子中幾乎95%的孩子都毫不猶豫地列了出來。其中1個叫小麗的13歲女孩甚至表示,“想要一件屬于自己的晚禮服”。
多數家長沒法陪孩子過六一
你希望父母陪你過六一嗎?調查中記者留意到,64名孩子中除5名回答“不希望”或“不知道”、“無所謂”外,其他孩子都很盼望能與父母一起過。然而實際情況則是,不少孩子的父母都無法陪他們過節。而孩子們往年的兒童節,也多是在學校看看節目,或是在老師的陪伴下度過。公務員陳女士說,今年的六一不是周末,單位又不會因為六一而給家長放假。與陳女士想法相似的家長有14人。另有3名家長表示,“如果有必要、有機會,會請假陪孩子過節”,但都認為最多也就請半天假,“不能因為這個耽誤了工作。”
女孩小靜說***媽平時工作很忙,所以六一節那天她會許個愿望:“媽媽每天都看著我做作業,每天都關心我的學習”。
“其實我覺得六一最好的禮物是家長陪著孩子,家長比較關注物質的滿足,其實精神上的滿足更重要。陪孩子一起玩,陪孩子說說話,陪孩子看看書。”湖明小學杜老師說。
專家解讀
不要掉入商家的“陷阱”
廈門大學教育專家鄭若玲教授說,兒童節并不是買個玩具那么簡單。現在的社會,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這時父母的注意力,不應只放在物質上,家長要與他們進行精神上的互動。一些家長單純塞個禮物給孩子,或者是與孩子一起待在家里看看電視,就覺得有為孩子過節了。但是孩子需要的是,你將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并與他們互動。
作為一個5歲孩子的母親,鄭教授對此更有感悟,“我小孩經常會主動提出讓我陪著玩,這點很重要,你花1小時陪他們玩,比買多貴的玩具都好。”鄭教授說,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表達愛意,并引導他們在與你互動時學會一些東西。
同時,鄭教授提醒家長,不要掉入商家的“陷阱”。鄭教授指出,一些兒童用品往往標榜品牌,若家長過于推崇,會給孩子帶來心理暗示,助長他們的攀比心態。鄭教授提醒要給孩子一個單純的成長環境。
陪孩子無憂無慮玩一次
廈門心靈空間心理咨詢師林一芳認為,現在的孩子普遍都不會“玩”。因為他們平時面臨了太多的學習問題。
林一芳說,父母把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對他們寵愛有加,家長們不遺余力地開發孩子的智力,購買大量課外書籍和輔導材料,聘請家教,送孩子上各類學習班,把學校教育延伸到了家庭中。家長們看重的只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排名,并且對孩子學習標準普遍要求過高,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家長更是把自己的未完成事件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們去完成。比如上文的陳女士,她只是想到自己兒時很想有架鋼琴,但是沒有考慮過女兒到底喜不喜歡,需不需要。“六一節與孩子一起盡情地、無憂無慮地玩一次吧,這才是最好的禮物。”
立場
送禮物也要講究形式
六一兒童節,給孩子送什么禮物?這個問題難住了不少家長。而每年的這個時候,各有關部門的六一慰問活動也鋪天蓋地地展開,到底該送什么禮物,孩子們又需要什么樣的禮物呢?
采訪中,一老師提到,一次她到集美區的一所小學送六一禮物,孩子們一看到她下了車,張口就問:“老師,你是來捐東西的吧?”這一問,當場把這名老師問傻了,不過她立馬回過神來,回答說:“不是,我是來送快樂的。”
當日,原本打算送出的禮物,王老師采取了另一種方式送出。組織了各種孩子們喜歡的游戲,游戲都很簡單,孩子可以輕易完成,完成游戲孩子可獲得獎狀,又可得到禮物,孩子們都非常開心。
不難看出,送相同的禮物,送的方式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
這其實對一些簡單地把禮物塞給孩子的父母是一個啟示。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