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喂奶塑造孩子心理素質
喂奶不是簡單的喂養行為,不同的喂奶方式影響孩子形成不同的心理素質。
“喂”出來的個性
--談談喂奶回應方式對孩子心理素質的影響
餓了就要吃奶,小寶寶還不會說話,就會用哭聲來呼叫媽媽喂奶,這是嬰兒出生后不學而能的本領,那么媽媽喂孩子吃奶似乎也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行為,但研究發現,喂奶不是簡單的喂養行為,不同的喂奶方式會影響孩子形成不同的心理素質。
4種不同的喂奶回應方式
媽媽的喂奶回應方式多種多樣,你是屬于哪一種呢?
立即滿足型 盼望多年,張女士終于有了女兒。婆婆、保姆,一家人對月月關懷備至、細心照顧,張女士則每時每刻都守候在女兒月月身邊,月月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表達什么愿望,她都知道,如果月月餓了,她馬上就把女兒抱在懷里喂奶,手腳麻利地在第一時間內滿足女兒的需求。一天一天的,月月從來不用著急等待。
延遲滿足型 楊女士就沒有張女士那么幸運了,她一個人帶著女兒悠悠,而且她沒有奶水。所以當女兒要吃奶的時候,她得趕緊給女兒沖奶。聽著女兒嗷嗷待哺的哭聲,她一邊沖奶,一邊安慰孩子:“別著急,媽媽正在為寶寶做飯,悠悠是媽媽的乖寶寶,香噴噴的飯就要好了,好了,好了,就要好了……”一天一天的,悠悠的每一頓飯都是這樣在媽媽的柔聲哄勸中等待到口的。
脾氣暴躁型 鐘女士與楊女士的情況很相似,自己帶孩子而且是人工喂養,但是她的脾氣比較暴躁,當兒子童童哭吵著要吃奶的時候,她比兒子還著急,常常大聲訓斥他:“別著急!不許哭!再哭媽媽就不給你沖奶了。”兒子哭聲更大了,她接著說:“再哭,再哭,再哭,媽媽真的不管你了!”兒子接著哭。一天一天的,童童的飯大多數都是在媽媽不耐煩的批評聲中等待到口的。
冷漠忽視型 由于特殊原因,雯雯被寄養在王阿姨家里。王阿姨身體不好,照顧嬰兒的吃喝拉撒有些力不從心。如果王阿姨行動方便,雯雯就能及時吃上一頓飯,如果王阿姨身體不舒服,雯雯就得在哭聲中求救很久才吃上飯,所以雯雯吃奶有時及時有時不及時,一天天地,她總是處于結果不確定的等待狀態中。
4種心理素質悄然形成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