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幸福感取決于父母的幸福感
《心理月刊》:你覺得,城市景觀與孩子的幸福感有關嗎?
申宜真:當然。比如,大城市的街道上往往車水馬龍,街邊建筑物高聳林立,這種城市景觀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不夠浪漫的。在這樣的街道上行走,母親們要把全副身心都放在孩子的安全上,而孩子則會在沒有安全感的同時感染到母親的焦慮。
在城市撫養孩子的好處是什么?
有各種各樣的玩耍場地,例如學校的操場,社區里的游樂場,甚至是地鐵。在男孩子心中,地鐵未必是冷冰冰而復雜的地方,他們天生對機械與出行充滿向往;其次,是方便就醫。其實,其實,孩子的幸福感與城市景觀有關系,但更多取決于父母的幸福感,經過一天的工作,他們是否還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與孩子交流、玩耍才是至關重要的。我知道很多家長,尤其是父親,沉浸在自己未竟的工作目標里,就會不知不覺忽視了孩子的需求。而城市里的競爭激烈,快樂的大人本就沒多少。掙錢的目的是讓人變得快樂,人們卻總是為掙錢而犧牲自己的快樂。再仔細想想,是不是生活里還有許多聽起來就覺得矛盾的事情呢?這是我們需要反思的。
但城市中的媽媽們一般只有3個月產假,重返工作崗位后,每天也只有為數不多的時間見到醒著的孩子。
媽媽和孩子共同相處的時間長短很重要,但相處的質量更重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全身心投入和孩子的交流,制造歡快愉悅的氣氛,孩子也會覺得幸福。如果媽媽們在這方面做得夠好,孩子自然會有反饋:周末會很早起床,吵著要和媽媽玩兒……看來做父母的要犧牲掉周末的懶覺了,但這恰好證明孩子和你建立起了緊密的情感聯系,你成功了。
看來犧牲在所難免。但對于一些年輕的母親來說,孩子和自我追求令她們非常矛盾……
如果媽媽們知道自己寶寶頭腦中的秘密的話,她們會樂于作出犧牲的。因為,在孩子出生的頭三年,大腦的成長速度非常迅速,之后就會日漸緩慢。母親必須在這3年中抓住機會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建立牢不可破的情感紐帶,也就是母子依戀關系。3年后,母親們便可以享受自由了,因為這之后的孩子開始進入獨立期,形成了初步的自我意識。
另一方面,很多城市家庭會選擇讓保姆帶孩子,孩子的性格會不會受到保姆的影響?
不會的。雖然孩子除了母親之外,還可以同其他家庭成員甚至是保姆建立情感紐帶,但從心理學來講,情感紐帶只與安全感的形成有關,同保姆形成情感紐帶不意味著孩子會隨保姆。等到3歲以后,孩子已經知道誰是自己的母親了,即使處在善于模仿他人的年紀,因為產生了對父母的認同,所以也不必擔憂。
父母都期待孩子將來會幸福,有時候這種期待也會成為一種反作用力嗎?
是的,比如讓孩子過早開始競爭,從幼兒園開始學英語,彈鋼琴……其實,情緒調節能力、沖動控制力、共情能力、道德意識、社會性、好奇心才是這個階段應該掌握的內容。要知道,擁有幸福童年的孩子,成年后會擁有更強壯的心態,才能從各種人生中的挫折或失敗中痊愈。
【BOX】
加拿大:城市公園當如是
綠植、小徑、噴泉、雕塑=城市公園?看起來我們的很多城市規劃者都是這么想的。而加拿大維多利亞的市區公園,綠樹成蔭,芳草青青。孔雀旁若無人,徜徉園中,天鵝和野鴨在池中戲水。公園里的兒童游樂區除了各種人造游樂設施外,還有沙坑供孩子們隨便滾一身泥。專家認為,這樣的公園才能解決自然與游戲分割而造成的兒童心理問題。
荷蘭:從出生第6周開始學習分享
2007年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顯示,發達國家中荷蘭兒童最快樂。因為,荷蘭的日托所并不強調傳授知識,而是注重讓寶寶“學會公平與分享”。它像一個小小的社交圈,為寶寶提供各種有利于個性發展的集體活動。寶寶們都能自然而然地融入新環境,輕松愉悅地面對眾人,而不自私蠻橫。這里,只要滿6周的寶寶即可加入。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