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抓住寶寶安全感的關鍵期 滿足新生兒的心理需要
寶寶降生了,歷經十月懷胎、分娩之苦的媽媽成了家里的功臣和重點照顧的對象,寶寶更成了關注的焦點,可是,人們對新生寶寶的關心幾乎都是停留在他身體是否健康,或者什么時候餓了、什么時候需要換尿布等生理需求上。其實,這個階段的寶寶更需要心理上的滿足。
美國心理學家施皮茨經過調查發現,育嬰室如果不用保育員,僅采用機械化喂奶,隔絕嬰兒與人接觸,結果導致嬰兒的生理與心理發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育嬰室如果換上保育員對嬰兒進行護理,并且規定每天抱起嬰兒的時間和次數,解決嬰兒皮膚饑餓的困擾并使之享受到懷抱溫暖,結果嬰兒不僅睡眠、吃奶都較以前有很大的進步,患病率也大大降低。
☆讓母愛溫暖寶寶的心
寶寶一出生就想和父母做心靈上的交流,他們哭叫的時候是希望引起關注,笑的時候也希望有人來感受他的快樂。父母可不能認為寶寶啥都不懂而忽略了他的心理需求,應給予嬰兒必要的愛撫、觸摸和摟抱來滿足他。
嬰兒期的心理衛生,對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能否得到充足的母愛,決定嬰兒日后能否形成自信、開朗、活潑的性格。作為媽媽,即使家庭條件再好,工作再忙,也不應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找來保姆或讓自己的長輩來照料孩子,把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全都扔給他們。要知道,母愛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喜歡把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看作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的激情宣言,其實很多時候,寶寶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不適。寶寶一出生就徹底告別了安靜、溫暖、舒適的子宮,突然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迎接他的是護士的檢查清潔、測量身高體重、留手印腳印……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寶寶的需求。其實,我們的寶寶最想要的是媽媽溫暖的懷抱,想再次聽到媽媽那熟悉的心跳聲。這時,母親即使經歷了長時間分娩痛苦,消耗了所有的體力,應該盡力盡早地滿足寶寶最基本的需要,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撫摸,也會讓寶寶很滿足。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