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撫養”對孩子同樣重要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較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與其幼年心理有密切關系。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注重對子女的心理撫養,培養兒童健康心理。
一些人認為,子女最需要的是健全的家庭結構,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家庭撫養不僅體現在物質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子女的心理撫養。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從心理學角度講,人的心理發展具有順序性,行為問題表現有滯后性。大部分成年人的極端行為都可以追溯到其某種早期心理經歷,人的心理問題則與其6歲前的教育有很大關系。
對于家庭教育,父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親自撫養幼兒子女。0-12歲的孩子處于“依戀期”,父母與孩子長期、持續的親密接觸,有利于培養孩子的“依戀”心理,給孩子帶來生命初期的愉悅記憶,這是孩子形成心理自制力的基礎和資本。父母親自撫養,才有愛的言語滋潤,才有父母與孩子的目光對視,而缺乏目光對視的孩子,往往伴有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
父母在孩子3歲前主要實施情感撫養,4-6歲實施性格撫養,要學會在孩子6歲前對其說“不”。李玫瑾說,人的性格形成期是0-1歲,定型期是12-17歲。她說,在培養孩子性格的過程中,父母要克制其任性,防止其壓抑,抵制其沖動,避免其自私和嬌氣。
針對目前一些大學生因生活挫折而自殺的事件,這是當前部分青年缺乏意志力的表現。在幼兒期,父母應在心理撫養中重視意志的培養,可通過長跑、游泳等體育訓練磨煉兒童的意志。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