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分為兩個方面
由于小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調節能力還比較差,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主要還是靠成人來實施。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在策略上大體分為兩個方面,即認知策略和行為策略。
1.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美國首先興起的。其基本理論假設是,人的認知過程影響情緒和行為,通過改變不良的認知即可達到改善人的情緒與行為的目的。認知策略包括內部言語控制、信念重建等方法。
(1)內部言語控制法。這是通過控制內部言語活動的方式來達到維護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方法。根據前蘇聯心理學家魯利亞和維果斯基的理論,小學兒童已經具有內部自我言語的能力。這種內部言語如果參加到認知評價中,會影響他們對情緒喚醒的歸因、對自身應付能力的估計,甚至改變其認知結構。實施內部言語控制法的要點是,第一,教師或家長以談話的方式引導小學生進行自我觀察,以提高他們對自己行為的自我意識,把握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第二,培養性質相反的思想和行為。如果發現小學生己經存在不好的情緒和行為,要通過培養相反的思想,建立新的思想一行為鏈,最終讓新的情緒和行為覆蓋舊的不良情緒和行為。第三,隨時引導小學生認識自己所關心的變化。教師或家長應通過講解的方式幫助小學生學會識別自己認知結構上的變化,正確評價自己所說的東西。
(2)信念重建法。這是通過幫助小學生建立新的信念來維護其心理健康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人的情緒、行為源于思想,思想的根源是人對一類事物的看法即信念,但信念的產生源于人的思維方式。合理的思維產生合理的信念,而不合理的思維則產生不合理的信念。因此,改變或新建人的思維方式和信念,即可改變或培養其情緒和行為。
信念重建法的實施要點是,第一,組織小學生就不合理的信念展開辯論,對其進行質疑,使他們最終放棄不合理的信念。第二,幫助小學生不斷運用內化的語言重復合理的信念,使不合理的信念得不到強化,合理的信念則日益鞏固,從而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目的。第三,幫助小學生盡量避免對自己和他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根據艾里斯的觀點,不合理的要求是產生不合理信念的重要根源,如果能避免不合理要求的提出,也就減少了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發生。第四,與小學生一起開展角色顛倒的辯論活動,即老師或家長扮演存在情緒和行為的學生一方,而學生則扮演老師或家長這一方來開展辯論。通過辯論,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的荒謬,從而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目的。
2.行為策略
行為策略起源于20世紀初期,它的理論基礎是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和華生的行為主義。其要義是,人的一切行為,包括適應性行為和習慣,非適應性行為和習慣,都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學習的途徑主要有經典條件學習,操作條件學習,模仿學習,認知上的改變等。從行為策略看心理健康維護方法有系統脫敏法、厭惡法、思維阻斷法、滿灌法、宣泄法和模仿學習法。
(1)系統脫敏法。系統脫敏法又稱為交互抑制法,該方法最早由沃爾甫創立。他的基本假設是,人的身體的放松與焦慮是兩個對抗的過程,兩者不能共處。一種狀態出現,必然會對另一種狀態形成抑制作用,即交互抑制。例如身體放松,心率、呼吸放慢,這與焦慮狀態時的心率、呼吸加快是剛好相反的。對小學生實施系統脫敏法的要點是,第一,選擇安靜整潔的環境,運用聲音等媒體作手段,幫助小學生放松身體。第二,建立害怕事件層次,趁小學生正處于放松狀態的時候,設法呈現引起他們恐懼的刺激,但又不使其感到害怕。按此做法,經過呈現系列不同恐懼程度的刺激而建立起害怕事件的層次,最終達到完全消除對刺激事件的恐懼。
(2)思維阻斷法。思維阻斷法又叫思維中止法,這是通過對內隱行為進行阻止而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方法。例如,當腦子里有不良想法時,就用手抓屁股。
(3)滿灌法。滿灌法又叫沖擊法。其基本原理是:一個人如果現在遇到了曾經感到害怕的刺激,但又沒有真正的危害發生,那么他將最終會使恐怖情緒消退。在給小學生實施這一方法時,可以由教師或家長創設機會,讓小學生碰到恐怖刺激,但又不發生危害。反復若干次,即可消除其恐懼情緒。
(4)宣泄法。宣泄法又叫發泄法。其基本原理是,一個人如果把過去的不幸遭遇或痛苦經歷說出來,即可減輕痛苦。實施這一方法的要點是,教師或家長通過安排時間來傾聽小學生的訴說,并給予安慰和鼓勵,從而達到消除不良情緒的目的。
(5)模仿學習法。模仿學習法又稱為觀察學習,指個體通過觀察他人而習得復雜行為的過程。其基本原理是:被觀察者的行為效果對觀察者具有強化作用。對小學生實施模仿學習方法的要點是,第一,應盡量選擇在特征上接近小學生的對象供其模仿。第二,盡量選擇有威望的對象供小學生模仿。第三,對示范者的獎與罰應具體明確。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