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被忽略的兒童心理秘密
兒童心理健康標準
專家介紹,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應該具備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3)能學會與周圍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與合作、尊重別人、樂于助人;(4)能自我接納,有自制力,能積極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困難,適應環境;(5)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全的人格。
其實,不少孩子在幼兒期或學齡前期就出現了心理異常,只是表現比較輕微,沒有引起家長的注意,孩子上學讀書后,這些心理疾病影響了學習成績,家長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般來說,兒童出現心理問題會在情緒、行為及生理方面出現異常變化,這些外在表現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號。
兒童心理異常的典型表現
兒童出現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情緒表現:恐懼,焦慮,不愿上學,容易生氣,想輕生(認為活著沒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覺,興趣減少或多變、情緒低落)等。二是行為表現:離群獨處,不與同年齡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語,少動,精神不集中,有暴力傾向、逃學、偷東西等行為。三是生理表現:頭部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厭食或貪食、早醒、入睡困難、耳鳴、尿頻甚至全身不適,而軀體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又沒有軀體疾病。
專家指出,對于兒童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干預會引起嚴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礙,影響兒童適應社會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學業成績,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因此,家長要多了解兒童心理特點及有關心理疾病的知識,并對孩子的智力水平、興趣愛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不能盲目攀比、模仿,還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氣質類型及特長興趣因材施教。
最重要的是對孩子的期望應有適當的水平。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學校教育工作的全過程中,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學會認知、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做事、學會生存”作為對孩子的終身教育目標,點點滴滴、持之以恒,讓孩子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能健康成長。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