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請客該不該給錢?
昨日是星期六,鄰居李家讀小學的孩子過生日,在附近的餐館擺上兩桌。生日主人公是小孩子,當然來的客人也是小孩子。無獨有偶,網名“孩子爸”的網友近日在星辰在線發帖稱,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快過生日了,向他要200元錢,請班上5個要好的朋友吃肯德基。“孩子說這些同學都請過他的客,他不能不請別人;看著同學給兒子送的價格不低的生日禮物,我也不知如何是好。”
糾結:孩子你來我往攀比請客
網友“小寶媽”發言說,她兒子就讀于河西某小學三年級,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原來放學回家就找吃的,飯菜能吃下兩大碗。這個學期,她發現兒子回家后再不喊餓了,飯量大減。“小寶媽”以為兒子得了乙肝,帶他去醫院檢查又沒發現毛病。幾經追問,兒子才告訴家長,每天放學都有同學買零食請客,他在路上就吃飽了。
網友“昕爸”的女兒在車站路某小學讀二年級,學校有牛奶自動售賣機,孩子可以用餐卡購買牛奶。最近,他發現女兒餐卡上的錢花得特別快,原來女兒用自己的餐卡買了牛奶請同學吃。孩子告訴他,很多同學都用零花錢請客,她沒有零花錢,只好用餐卡請客。“昕爸”認為,雖然孩子懂得禮尚往來是好事,但這種你來我往、相互攀比的請客,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不少跟帖的網友表示,他們的孩子也有請客現象,幾個朋友湊在一起,輪流做東;有的孩子過生日,要求家長請一二十個同學一起吃飯;甚至有的孩子偷偷拿家長的錢請客。
孩子:相互請客只為好人緣
昨日中午放學時,記者在車站路某小學門口看見,路邊小門店生意非常好,不少孩子一出校門就圍上來買零食。記者聽到稚嫩的童音說:“你不請我呀?我昨天都請你了,今天該你請,明天我請。”
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余名小學生,不少孩子身上都有5元到50元不等的零花錢,都說請過同學吃東西。讀四年級的小安告訴記者:“有的同學零花錢多,經常請客,他們人緣好,選班干部的時候票數就多。有的同學請了我幾次,我不回請他們,會被他們說是‘小氣包’。”
在東塘某小學附近一家小超市的老板告訴記者,經常有小學生要家長買零食,一買就是十幾包、幾十包,分給同學吃。正在這家店門口等著接孩子放學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孫女也經常跟家里要錢請同學,說是同學都請她,她不回請也不好。
專家:攀比不利孩子心理健康
市心理學會秘書長、高級教師劉正華認為,學生請客風的形成,受社會、成人影響很大。孩子在家長的監管下,請同學到家里吃飯可以增進友誼,但經常花錢請客,容易滋生優越感,認為用錢就可以換來別人的“感激”和“擁護”,甚至覺得一切都可以依賴金錢解決。學生之間互相攀比請客的現象應該引起家長、學校的重視,學校應做好引導工作,幫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家長應合理控制孩子的零用錢,不可讓孩子養成鋪張浪費、大手大腳的習慣。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