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專家:選天才,網上的IQ測試都不靠譜
目前,教育學、心理學等領域的專家對天才的界定標準并無定論。20世紀,美國心理學家特曼用智力測驗,認為智商(IQ)超過140以上的為天才兒童。于是IQ的高低,被大家視作聰明與否的重要標準,網絡上一有關于IQ的測試就會被瘋狂轉載,人們以此自測自己的智商水平。而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心理科徐方忠博士卻告訴我們:網上流傳的智商測試,不靠譜!智商測試也不一定準。
徐方忠博士是位兒童心理專家,幾乎每天都在和孩子打交道。他說,智商測試,有;分數,保密!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智商測試其實是個“大工程”,不同年齡、不同階段、不同心態、不同環境下的測試結果都各不相同。所以,正規的心理測試材料,都是保密的,在網上流傳的,都屬于游戲。
做全套兒童智商測試要2小時
徐方忠說,像心理學界最權威的韋克斯勒智力測驗,就按照對象的不同,分別有4~6歲半、6~14歲、16歲以上三種版本。
徐方忠拿出一個大箱子,打開一看,是給4~6歲半的孩子準備的智商測試箱,里面裝著小卡片、小本子,還有彩色的塑料球。這些都是智商測試的工具。孩子要在規定時間內,將這些工具玩好。醫生們則從旁觀察、提問,考量他們的生活知識、圖片詞匯、領悟力、圖片概括能力、視覺分析能力等。由于題目眾多,一個孩子起碼需要2小時才能完成,所以,每次測試開始前,負責測試的醫生都要和孩子先交上朋友,熟悉之后,才開始測試。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耐心完成全套測試。
如果完成不了怎么辦?徐方忠說,因為不同年齡孩子的智力發展程度不同,一旦同一項測試孩子連續幾題不能完成就會停止,但這并不一定影響成績。
每年開學是測智商的高峰期
每年開學后不久,徐方忠都會遇上帶著孩子來測智商的家長,原因絕大部分都是考試成績不理想、作業完成有問題。但他說,實際上,這些孩子的智商絕大多數都是正常的,只是在智力結構上各有特點。
多數情況下,醫院給孩子進行的是簡易心理測試,從而對孩子的智商進行初步判斷,只有非常必要的情況下,才會有孩子接受全套檢測。
有碰上過智商超常的孩子嗎?徐方忠說,大約5年前的暑假,一名幼兒園大班剛畢業的男孩來看心理門診,他的象棋、圍棋下得特別好,人人都說他聰明,所以媽媽帶他來看醫生。測下來發現,這個孩子的智商的確比同齡人略高,有130分;但是,沒有到達140分的“天才”程度。
“我們發現,這個孩子的語言和一般孩子差不多,但是操作和思維能力發展很好,所以,建議家長多給他做數學題,多下圍棋;同時加強語言方面的訓練,比如閱讀、寫日記等,以助于全面發展。”
智商也可能遇上“青春期”
智商測試一定準嗎?徐方忠的回答是,不一定。因為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一樣,會有階段性的“青春期”,在這個時期,人的大腦細胞高度活躍,就顯得格外聰明,但過了這段時期,也許又會回到常規水平。
同時,很多智力測試的項目,可通過日常訓練得到強化,在某方面訓練得多的孩子,遇上類似的題目就會處理得格外輕松,得分也就高許多。
徐方忠說,其實,醫院不會告訴家長,孩子具體的智商分數,而是會告訴他們,孩子在某幾項結果上,分數特別高或者特別低,然后提供引導方法。比如,邏輯能力特別好的一年級孩子,可以讓他嘗試二年級上學期的數學題,如果他輕松完成,那么試試二年級下學期的。諸如此類。
徐方忠表示,天資或許是很重要,但是家長也不能忽視了孩子的個性教育、道德品質和意志力等方面的培養,同時,也要重視孩子的營養與健康。這些方面都能直接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