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小學生輕生:家長望子成龍莫不切實際
長假后第二天的凌晨1點,上海浦東新區一名年僅11歲的小學男生從13樓墜下,被發現時已經身亡。據鄰居稱,孩子在徐匯區一所名牌小學讀書,平時喜歡運動,以前曾見過他在小區里滑旱冰、打籃球,但今年暑假卻一直沒見到他下樓玩。
是什么原因導致本該享受童年的小學生鼓起自殺的勇氣?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家長調整孩子的心態,干預他們的不理智行為?孩子選擇輕生多半是由于平時受到的各方面壓力大于他的負荷范圍,家長在督促孩子學習時一定要以正面鼓勵為主,放棄“不可實現的期待”。
望子成龍莫要不切實際
排名班級前三,每次考試都要有進步,考上重點中學……大部分家長都對孩子寄予這樣的“厚望”。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千方百計延長孩子的學習時間,給他們施壓,生怕一不小心就落到別人之后。家長要清醒地認識到,孩子們的學習能力總有差距,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績排名數一數二。家長要放開心態,放棄“不可實現的期待”,為孩子設定的目標要不斷根據他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
一旦孩子取得了一點成績,“哪怕是從不及格到及格”,家長也要多做正面鼓勵。“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斷水漲船高,永遠沒有滿足和表揚,只會給孩子帶來無窮的壓力。他看不到希望了,剩下的只有絕望。”
一定要抽出時間,適當地陪孩子玩。初一初二前的孩子都有玩的天性,適當的玩并不影響學習,每天扎在書堆里反而有害無益。有心理測試表明,一個人如果小的時候每天少玩一個小時,長大了就要用十個小時來玩,否則無法補償年幼的缺失,心理無法平衡。家長要有節制地讓孩子適當放松,在玩的過程中讓他們釋放壓力。
面對逆反孩子莫要打罵教育
大部分小學生仍處于“聽話”的年紀,更難教育的是12歲以后進入青春逆反期的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各種心理矛盾,最大的矛盾在于想獨立,又不得不繼續依賴父母。具體的逆反表現有:學習興趣下降,厭學甚至輟學;向往異性;凡事都和父母對著干;上網成癮;愛使用暴力或做一些違反社會道德的事。
孩子出現逆反障礙,主要與家長、學校的教育有關,其中父母的錯誤教育更是負有直接的責任。“有的父母習慣于讓孩子聽話,否則就覺得是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在臨床治療中,凡是有逆反障礙的孩子,父母的教育中都有打罵的傾向。
其實,針對這一階段的孩子,最適合使用討論、商量的口氣與他們交流。“如果孩子與你的意見相同,可以說你長大了,你的想法很對;就算孩子的意見不對,也不要直接訓斥,可以說這個事我們再討論討論,看看有沒有其他方法。”家長用平和溫柔的態度,讓孩子覺得受到尊重,反而會讓他們更“聽話”。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