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起跑線上的孩子們
六一前夕,我單位為幼兒園小朋友舉辦了一場趣味運動會,顧名思義,是一場幼兒的有趣有味的運動聚會。在一個不到1200平方米的室內運動場,三百多幼兒和不止三百多的家長,歡聲笑語中夾雜著哭喊吵鬧聲、喇叭檢錄聲,人聲鼎沸,整個運動場像一窩煮開的沸水。
隨著發令員一聲令下,孩子們活躍在各種活動中。由此我目睹了:
1、豐收了,孩子們用小棍子挑著兩瓶各裝一半的大可樂瓶子15米跑來回,有些反應慢的孩子被父母推上跑道;
2、烏龜運糧中,孩子背著空書包雙手雙膝著地,10米跑道來回爬行。爬到了別人跑道的孩子,被沖進跑道的家長抱回原軌;
3、袋鼠跳中,孩子站在糧袋里,雙手提著兩邊袋口,蹦跳10米來回。摔倒的孩子被家長大喊:真笨,快起來,快跳;
4、親子節目推小車中,孩子不是被雙親雙手握住雙腿,小手著地爬行,而是被父母一人一手抓住一只腿,一人一手拖著腰,往前飛;
5、小貓釣魚中,有些家長在發令前悄悄把三四條小魚粘在自己孩子魚竿上;
......
我明白,家長們不肯不愿不甘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即使是在趣味的聚會中。也就更不難理解讓小學中學的孩子學這學那,填充每一天每一晚了。請讓我們思考:做這一切是為了什么?為了孩子更好的人生?那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更好的?分析到最后,多數人會落實在經濟實力上,認為擁有更高檔的物質和更高層次的生活,人生就會更好。而這幾年,一直提倡一個衡量美好生活的詞語--“幸福感”,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就是能感受和體驗到幸福快樂。那么如此說來,更好的人生最終是需要靠感受能力和體驗過程得來。試問,那些跌倒被責罵被喊叫的孩子,內心的感受是否第一時間被關注?沒有受到關注其感受能力如何培養?那些被推上跑道被抱回原軌孩子,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體驗又哪有機會?
人生就是一個人從“出生”為起點到終點“死亡”的旅程,孩子從媽媽身體里出來的那一霎那,就在行進他的生命旅程,試問,為人父母有沒有正視和尊重過孩子們自己的人生?多少孩子成年之前甚至成年之后,都被父母冠以愛心地安排生活?多少孩子被父母用其成人規則理直氣壯地指導、粗暴干涉甚至侵權違法?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