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齡”從小誤了寶寶的事
誰不喜歡看電視,只是電視它不懂事,好多的頻道換來換去,沒有幾個適合小孩子。雖然適合小孩子看的電視不多,可是看電視的年齡卻越來越小,別看它們年齡不大,“電視齡”一個個可都不小。在美國,70后寶寶從4歲開始看電視,而90后寶寶5個月大就已經開始看電視了。
看電視成了小孩子除了睡覺以外花費時間最多的活動。現在,兩歲以下的小嬰兒平均每天要看上三四個小時的電視。對于這些每天要睡上十二到十四個小時的小寶寶們,這就意味著它們醒著的30-40%的時間都由電視陪伴。
眾所周知,初生的嬰兒腦部還沒有完全發育。這種出生后的腦部發育可以說是人類所特有的。新生人類嬰兒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的腦的大小差別不大,但后來其他動物的腦就沒怎么再發育了,而人類的腦又長大了兩倍——從剛出生的333克長到將近一千克。這個生長階段與外界的刺激密切相關。這一階段腦的發育狀況影響著人的一生。電視,這個人工的刺激源,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它很可能在這個重要的人生發展階段耽誤寶寶的發育。
誤了學習的事
多看,多聽,多接受豐富的刺激被公認為是對嬰兒的發育有好處的,不管是智商還是情商。嬰兒節目制造商就是打著他們可以給寶寶更豐富的刺激的旗號來贏取家長的信任的。在看和聽的方面,電視的確比任何傳統模式帶給寶寶更多刺激,但是我們不可以忽略了其它方面而顧此失彼。
研究人員發現美國寶寶和中國人交流一段時間可以學習簡單的漢語,可是他們卻很難從漢語節目中學習漢語。而且這個實驗是在沒有廣告的實驗室進行的,要是實際生活中,寶寶腦子可能就更暈了。因為嬰兒學習的過程需要互動和反饋,嬰兒節目永遠是在屏幕后面針對一群受眾的,而不是在寶寶面前一點點的針對它而進行的。這樣簡單粗暴地給寶寶灌輸知識,他幼小的心靈是很難接受的。
誤了情緒的事
人類是感情的動物。其實可能不光是人類。在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恒河猴實驗,心理學家給剛出生的小猴子做兩個人工媽媽。一個用鐵絲做的,有奶水;另一個是用棉花做的,沒有奶水。小猴子寧可不要奶水,也要依偎在那個棉花媽媽的懷抱里。因為小猴子不光需要食物,它還需要溫暖。
事實上,很多家長讓孩子看電視不僅僅是出于開發寶寶智力的目的,他們還想借電視代替一下自己,好讓自己有時間去忙點別的。就算家長和寶寶一起看電視,他們也總是會受到電視節目內容的吸引而減少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在嬰兒期間沒有得到足夠多的愛的寶寶長大后可能對這個世界充滿懷疑,缺乏安全感。家長一時的疏忽懶惰肯能導致今后更多更大的麻煩。
誤了生理發育的事
有太多的研究發現長期看電視的孩子容易肥胖。小小年紀,本應滿屋子亂爬的,卻過早的變成了蜷縮在沙發上的土豆(couch potato)。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何時才能結束。爬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它的身,心,腦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爬的過程中,寶寶的四肢肌肉得到鍛煉,學會協調四肢,并且培養空間感,甚至對今后的閱讀和語言學習也有好處。
相反,嬰兒時期視力還沒有發育良好,寶寶們都有點"遠視",并不能看清楚他們眼前物體的細節,電視上的內容不但可能沒有任何意義,而且可能影響他們視力的發育。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