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遺尿癥的家庭心理療法
兒童遺尿癥的家庭心理療法
一、要求孩子定時睡覺(一般晚上9點)
少喝水;孩子睡前(一般從晚飯后開始)不要喝水、喝飲料和吃水果。目的在于減少入睡以后膀胱內(nèi)貯存的尿量。
別興奮;孩子睡覺前,家長不要逗引孩子,不要讓孩子看驚險的電影或電視,也不要給孩子講會使他“激動”的故事。因為睡前過于興奮,孩子就會睡得很深,容易尿床。
二、要求定時叫醒孩子(一般晚上11點)
開鬧鐘;臨睡前媽媽把鬧鐘開到11點,放在孩子的耳朵邊上。一般在最初的一兩個月里,鬧鐘是叫不醒孩子的,仍要媽媽去叫醒孩子。大約經(jīng)過三個月左右,鬧鐘就有可能把孩子叫醒。為什么鬧鐘要開到11點呢?因為絕大多數(shù)尿床的孩子首次尿床時間是在入睡后的最初3小時以內(nèi)。所以家長要提前1小時(11點)喚醒孩子。
要醒透;在鬧鐘響了以后,家長不僅要叫醒孩子,而且一定要使孩子醒透,因為孩子晚上醒得不“透”,往往小便就會尿不干凈,后半夜就容易尿床。
三、讓孩子上廁所小便
在孩子入睡前,一定要求孩子上廁所小便。家長不要在床邊放痰盂,讓孩子把小便尿在痰盂里。因為上廁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小便完以后,要求孩子用力屏一下,目的在于比較徹底地排空小便。
不管天氣有多冷,都要要求孩子去廁所小便。因為上廁所去,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從床邊走到廁所,有助于他醒得“更透”一些,另一方面有助于使孩子建立相應(yīng)的條件反射。
父母陪伴;一定要求母親或父親陪伴孩子一起去廁所,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小便的情況:是否尿了?尿得是否干凈?還能督促孩子把小便排干凈。
父母先尿,孩子后尿;到了廁所以后,要求母親或父親先小便。目的在于讓孩子聽到父母的小便聲音后,誘導(dǎo)孩子小便,有利于孩子尿得干凈些。
一般來說,經(jīng)過上述“家庭心理治療”,大約3-6個月以后,大多數(shù)遺尿兒童不會再尿床了。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dāng)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xiàn)是出現(xiàn)成人感---認(rèn)為自己已經(jīng)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biāo)準(zhǔn)在現(xiàn)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xiàn)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xiàn)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我們就應(yīng)該很好的去關(guān)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