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色彩對兒童心理有積極影響
當寶寶呱呱落地,第一次睜開眼睛時,是不能馬上感受到色彩帶來的美感。專家告訴我們,剛出生的嬰兒是沒有光感的,孩子的視覺要比其他感覺發育遲緩一些。不過很快,當出生五天左右,嬰兒就會表現出對純紅色與純黃色的偏愛,兩個月左右就能正確區分紅色和綠色了,四個月時能區分黃色和綠色。這些“好色”的小家伙們喜歡那些艷麗的色彩,腦袋會隨著紅色、黃色等明亮的物體而轉動,喜歡玩彩色的玩具,喜歡看媽媽穿紅色的衣服,而他們的繪畫本就更加五顏六色……怎么會這樣呢?那些色彩對于孩子來說有什么特殊意義與作用嗎?我們該怎么對待孩子這種“彩色酷愛癥”呢?
此外,心理學家們很早就發現了顏色對人心理活動的調節作用。一般說來,紅色容易使人興奮,藍色容易使人安靜,綠色容易使人具有活力。
心理專家曾進行過為期一年的兒童色彩調查研究。他的研究發現,對于孩子們來說,色彩有其固定的意義。一般說來,酷愛黃色的孩子依賴性較強,寧愿一輩子扮演小孩子角色;愛好藍色的孩子則具有老大或自私的傾向;紅色意味著性格較為剛烈,調皮而感情豐富;粉色除了象征著充滿愛心以外,也意味著具有高度的審美觀,優雅,溫柔,體貼;紫色是爽朗的代名詞,個性上較為隨和,沒有什么心機,具有寬容的胸懷以及極強的好奇心和上進心;喜歡橙色的孩子個性較為活潑外向,人緣很好,但有點自我中心,不懂得體諒別人,有點粗枝大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孩子酷愛紫、黑、墨藍等顏色時,就要探究其心理背景了。
當然,專家的這些結論對于我們觀察孩子的個性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并不能絕對化。孩子對顏色的偏好與執著并非與生俱來的,它是在成長中受到家庭、環境、教育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形成的。這提示我們:應重視色彩在孩子心理發展中的影響。因此我們在為孩子選擇家具、玩具、圖書時都應仔細考慮顏色因素,為孩子搭配出一個繽紛且健康的彩色環境。
那么,該怎樣合理運用色彩來裝飾孩子的房間呢?
在運用不同色彩裝飾兒童房間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可讓他們參與自己房間的布置。
(2)可定期變換孩子室內的布置,這對于發展兒童的審美知覺十分重要。
(3)體積較大的家具不宜用太過鮮艷的顏色,而應保持柔和的色調,如粉色、淺藍色、淡黃色等,以減少過強的刺激。這樣有利于心情的放松和平靜,有利于睡眠以及形成固定的習慣,還有利于穩定個性的養成。
(4)體積小的、易于拿取的物件應采用鮮艷的顏色。鮮艷的色彩有利于視覺的豐富、思維的活躍。這樣我們便可以在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柔和環境的同時,適當地刺激他的興奮點,調動他的活力與積極性。
色彩與孩子的心理及情緒,有著相當的關聯性,是項靈敏的指示器,色彩偏好與性格有很大關系,孩子對色彩的選擇,甚至可以透露出他當時的情緒是快樂還是憂傷。可以說色彩對兒童心理特征的影響無處不在。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