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啥就給啥孩子不抗壓
生個孩子不容易,如今的很多家庭,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要啥有啥、說啥是啥,全家人都圍著他轉。然而,在兒童的心理成長期間,父母百依百順、什么要求都滿足,可能會讓現在的孩子變成“就要一代”。
英國行為顧問克里斯·卡蘭德等人通過圣誕節孩子們的消費行為發現,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會花錢,什么東西都想要最好的。而父母因為心疼孩子,情愿自己吃苦也要滿足孩子的要求。疼愛孩子的行為本身并沒有錯,但如果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提的要求超出了家長的經濟能力范圍,或者跟孩子的年齡不相稱,就會產生問題。這會導致孩子從不考慮家長的艱難之處,不僅越來越自私,而且自理能力變差,對抗挫折的能力幾乎消失。在人際交往中,這樣的孩子也通常缺乏責任感、不懂得關心別人,難以交到真正的朋友,將來逐漸孤僻離群,遇到不滿容易出現攻擊、報復等極端行為。
合格的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成長、學會適應社會,而不是給他一個沒有煩惱、挫折的“童話屋”。因此,當孩子“想要”的時候,家長應當學會拒絕。首先,對孩子的要求制訂一個原則和底線,如果超出家長的承受范圍,則要果斷拒絕。比如卡蘭德他們今年辦了一個“圣誕老人說不”的聚會,通過幫助孩子認識家長工作的辛苦,讓他們明白圣誕禮物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其次,教導和鼓勵孩子用平等的心態和他人交往,而不要養成“高高在上”的習慣。
最后,拒絕孩子時,家長們的意見要統一,不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喝白臉”,這不僅會讓孩子學到“鉆空子”,還會削弱家長的權威性。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