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寶寶過度依戀母親
孩子從小跟著媽媽一起,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如果發現寶寶對母親過度依賴,變為一種戀母情結,就未必是一件好事情了。
許多的寶寶都對自己的媽媽有著深刻的依戀,他/她的心情完全受媽媽的影響,看到媽媽笑的時候會笑得很開心,看不見媽媽的時候就情緒低沉。有些寶寶,甚至都不愿離開媽媽的懷抱一分鐘,一看不到媽媽,就大哭大鬧,就算是睡覺,也要緊緊地摟住媽媽的脖子才能安心入眠。
這樣的話,就不利于寶寶自理能力的發展,還舍對寶寶良性性格的形成造成阻礙。一切依賴于媽媽,寶寶自主學習、生活的能力得不到良好的開發和培養,不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媽媽若過分地溺愛寶寶,不積極地加強對寶寶自主能力的鍛煉,也會加劇寶寶依賴媽媽的習慣,甚至導致“戀母癥”,造成心理障礙。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媽媽應該在寶寶具備足夠自理能力的時候,逐漸訓練寶寶的自我動手能力和獨立的性格。
寶寶在最開始可能會害怕一個入睡,但爸爸媽媽也要盡量讓寶寶在自己的房間睡覺,而不是賴在爸爸媽媽床上。如果寶寶看不到媽媽會大哭,不肯入眠,媽媽可以先試著哄寶寶睡覺,等寶寶入睡之后再離開。寶寶的房間,設計和裝飾要具備寶寶特色,如果是寶寶喜歡的樣子,他/她會更喜歡在這個房間里安心睡眠。
媽媽要在日常護理中為寶寶樹立這樣一種意識,媽媽還有其他的事情,不過就算暫時離開,用不了多久,也會再來照看寶寶。在離開的時候,媽媽可以試著將寶寶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家人,或者玩具身上,讓寶寶的“戀母”情緒有一定程度上的轉移和稀釋。
媽媽可以通過觀察法,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和自信心。父母可以有意識地擴大寶寶的“交際面”,不但可以培養寶寶的交際能力,還能轉移和減緩寶寶對媽媽的過激依賴。在生活中,媽媽要盡量鍛煉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寶寶不能一直依賴父母生活,及早地幫助寶寶提高自我獨立能力,才有利于寶寶適應這個世界。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