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現在很多家庭的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家庭中春期的孩子不愿把真正的感覺告訴父母,不管是自我中心的想法,或者是過去的經驗認為跟父母說是沒有用和不安全的,而且通常只會換來忽視、嘲笑或指責等負面結果,這種情形發展下去使父母失去了許多原本可以幫助子女成長的機會。
因此,如何增進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溝通至為重要,以下有五個基本原則提供父母參考:
接納孩子心聲
1.表達接納的態度:當一個人能感覺到被另一個人真正的接納和溝通時,他就具有幫助別人的能力。很多父母都認為如果接納孩子的行為,他就會依然故我,要幫助一個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訴他,你不能接納他這樣的行為,他將來才會變得更好。
因此,大多數父母都是采取“不接納”的方式來面對子女,以評估、判斷、批評、教訓、命令的方式來傳達信息,讓孩子知道自己是不被接納的。這種“不接納”的方式使孩子不再跟父母談心,而常是自己獨自去面對問題。
若父母透過自己的語言向孩子表達“接納”的感覺時,可以使孩子接納并喜歡父母,并幫助子女成長發揮潛能,從而協助孩子去解決自己的問題,給予支持的力量,幫助其渡過青少年期的一些痛苦與失望。而“接納”的重點是一定要表示出來,讓孩子感受到真正被接納。接納雖然是屬于被動的,所以更要藉由主動的溝通或表達才能讓孩子感受到。
2.以身體語言表達接納:是指經由姿勢、手勢、面部表情或其他動作來表達。
(1)以“不干涉”表現接納:當孩子從事自己的活動,父母不輕易干涉,會讓子女感覺到“我現在做的事是對的”、“我玩的游戲是被允許的”、“父母接納我正在做的事”。
而一些父母常會闖入孩子的房間、檢查孩子物品等,這無形中已干涉到孩子的活動,并傳達出“我不接納你”的信息,通常會引起孩子的不安、恐懼與焦慮。
(2)以“沉默的傾聽”表示接納:有時候什么都不說也是一種很清楚的表示接納。心理輔導專家都知道利用這個方法,因為別人肯聽你說話是一種很美妙的經驗,會使人覺得被接納。所以什么都不說跟什么都不做是一樣的,是表示接納的一種方式,而這種接納有助于建設性的成長與改變。
3.以語言表達接納:父母與子女在互動上當然不能全然保持沉默,語言的溝通亦十分重要,將于下文的積極傾聽、我的信息、鼓勵等親子溝通方式中進一步說明。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