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如何回答孩子關于性別的問題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精靈,腦子里面的想法總是層出不窮的,都會問一些讓大人們無法回答上來的問題,我以為小孩子對性別感興趣很正常,就像她對任何自己沒見過,沒玩過的東西一樣,大人不必大驚小怪,在最自然、最真實的場合下讓孩子輕松地認識最自然的東西,就像在麥地里認識小麥,在果園里認識蘋果,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會大有好處。如何回答孩子關于性別的問題呢
孩子到了三歲,突然開始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感興趣了,特別是在自己與媽媽、爸爸的比較中,產生了好多疑問:媽媽為什么要戴“布兜兜兒”?爸爸為什么站著撒尿?對于孩子表現出的好奇,我的態度是:既不大驚小怪,也不躲躲閃閃,當然也不能太“鄭重其事”了——畢竟孩子還太小,很多東西理解不了。我會像對待她提出的其他問題一樣,真實清楚而又自然地回答他,態度語氣就像她問樹葉為什么秋天會落下一樣。
問題一、你的“咪咪”為什么那么鼓?
有一天上床關燈后,她突然指著我的胸部問我“你的‘咪咪’為什么那么鼓?”
我說:“那是因為媽媽是大人呀,就像你會長高一樣。”
“那我的咪咪也會長到那么鼓,對吧?你的咪咪為什么會有水呢?”
“那是因為你小的時候還沒長出牙齒,只能吃奶呀,咪咪就像你的‘飯盒’,里面盛著你的飯,等你吃完了,媽媽就趕快再生產新的奶,把你的‘飯盒’裝得滿滿的,一點也不讓你挨餓。”
我的“飯盒說”顯然讓她滿意,于是她信心十足地說:“媽媽,我覺得將來我的咪咪一定會很有水,我的小寶寶一定能吃飽,就不用喝奶粉了,因為我從小身體就很健康,很長時間不長病!”
孩子的問題有時真的很難回答,一本正經地與她討論,只怕會讓她更加迷糊,還不如做她的朋友,聽懂她的意思,并以她能聽懂的話來回答她。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