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對待和解決孩子的孤獨癥
很多小孩都是天真活潑開朗的,但是也有些孩子性情孤僻,不愿與人交往,這是孤僻癥的表現,那怎樣正確對待和解決孩子的孤僻癥呢?
兒童孤獨癥的發生可能與小兒大腦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以及環境改變等有關。孩子身居高樓無去處,家中又無伴可玩,一個人獨來獨往,生活刻板、單調,整日生活在孤獨中,長期如此-孩子語言、情感、興趣、行為、動作以及感知、注意、記憶和思維的發展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以致出現心理和行為方面的異常,導致孤獨癥。全世界患此病的兒童已達數百萬,我國也有30~40萬之多,應引起重視。此病多見于3歲以內的要幼兒,主要表現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語言交往障礙這些孩子雖然語言發育正常,會叫爸爸、媽媽,但是,隨著疾病的發展,語言明顯減少,不肯說話,很少叫“爸爸”、“媽媽”,卻常發出怪聲怪調。
二、情感、社會障礙患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十分淡漠,不喜歡父母抱或與父母擁抱,不愿與小朋友一起玩耍,不喜歡參加集體游戲,而鐘情于一個人自娛自樂。
三、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這些孩子要求周圍的環境和生活方式一成不變,對某件小東西卻視為珍寶,整天不離手,重復地、刻板地玩弄。
四、智力開發障礙患者記憶和思維能力差。據統計,孤獨癥患兒約有5%為中度至重度智力低下。但其中個別孩子在某一方面智能達到或超過正常水平,如有的孩子對數字記憶特別好,有的喜歡音樂和歌曲等。
目前對小兒孤獨癥的處理,提倡采用綜合療法有:
一、行為矯正應盡可能列出兒童的各種具體孤獨行為表現,如不喜歡與生人見面,不喜歡講話,不喜歡活動,害怕傷害等。然后從其中選取最明顯的一項行為問題作為首次矯正內容c通過強化正常行為,消除不良行為,即孩子若能按成人要求做出正常行為給予獎勵,以示強化。反之,則給予點小小的“懲罰”,以消除不良行為。
二、語言訓練應鼓勵兒童與一個對象談話。如果孩子開始不愿講話,可先由家人給他講一個短小的故事,然后引起孩子回憶故事內容或讓他描述故事中的人物,促使其講話,在開始幾天要求不應太高,逐漸延長講話時間。
總之,通過積極的治療,孤獨癥的孩子是能回到集體中間來的。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