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秘密”也重要
當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作為爸媽就更多了一份責任,這份責任絕不僅僅是給孩子豐衣足食,照顧孩子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孩子幼小心靈如何在爸爸媽媽的滋養下茁壯成長。
很多爸爸媽媽會認為:小孩子有什么秘密?他們身上的每一個特征、每天的一舉一動都在爸媽眼中,難道還有“隱私”嗎?是的,孩子雖小,卻也有不少不能說的秘密。爸媽不但不能隨意揭穿孩子的“隱私”,而且應當保護好孩子的小秘密。
父母不尊重孩子隱私的表現
把孩子缺陷當笑柄
萌萌臀部有一大塊暗紅色的胎記,形狀像一個桃心。父母覺得這很有趣,于是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愛在別人面前“展覽”萌萌屁股上的紅色桃心。到了三歲的時候,萌萌對這樣的“展覽”開始表現出不耐煩,時常有抗拒的舉動。爸爸媽媽認為孩子只是有點“不好意思”,并沒有在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萌萌的表現越來越反常,已經發展到一見到客人就躲藏起來,拒絕大人的擁抱、撫摸。
分析:爸爸媽媽不妨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你愿不愿意經常向他人“展覽”自己的臀部?在這一點上,孩子的心理和成人沒有差別。對于孩子身體上的缺陷,包括先天的缺陷、特征以及后天的疤痕等,爸媽都應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及,更不能當作談資或笑柄。
私闖孩子的小天地
然然有一個玩具柜,從4歲開始,然然就不讓家人碰這個柜子了,并且理由讓大人哭笑不得:這是她的“家”,別人進去就是“私闖民宅”。奶奶擔心孫女在里面放不安全的物品,便常趁然然不在家的時候打開柜子看看,其實里面就是普通的玩具。
分析:既然讓孩子擁有了這樣一個玩具柜,就應該給孩子留一個從“硬件”到“軟件”都完整屬于自己的獨立小空間。如果爸爸媽媽出于安全的考慮,認為有必要了解孩子“小空間”,則應當提前向孩子說明,以客人的身份參觀,以建議者的身份指導孩子對空間使用。
拿以往錯誤罰孩子
東東喜歡畫畫,最早的作品是從兩歲起在家中墻上創作的“壁畫”。原本潔白的墻壁被他用蠟筆涂抹成了“大花臉”。家里來客人時,爸爸總會當著小東的面對客人說:“看看,這都是讓這個淘氣包弄臟的,這墻原來裝修得多好呀!”每次大家都是哈哈一笑,但敏感的東東卻羞紅了臉。久而久之,東東對畫畫失去興趣了。
分析:孩子并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這也是他們的隱私。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已經意識到錯誤并加以改正,這已經足夠了。爸爸媽媽不應再三揭露孩子的“罪行”,這不但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更會讓分辨能力不強的孩子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誤解,扼殺孩子的正當興趣。不如在墻上掛滿孩子的畫,和孩子一起欣賞他的進步,一起分享創作的喜悅。畢竟,滿是涂鴉的墻壁見證了孩子成長的過程。
孩子也有不想讓人知道的小秘密
以上這些事例都值得各位爸爸媽媽們深思,在生活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想當然地認為孩子不應該有隱私,在家人面前沒有秘密可言。其實,小孩子也有享有隱私權的基本權利。對孩子而言,他不想讓別人知道的秘密就是個人隱私,例如爸爸媽媽吵架或離婚、自己身體上隱藏的缺陷、某次游戲得了最后一名、某次活動出了洋相、因為不聽話被懲罰等“失意”的過去特別在乎。要是你經常對別人提及這些,孩子會覺得這是在揭自己的短處。
其實,2歲半左右的寶寶已經開始有羞恥感了,3歲的寶寶會有一些不愿意讓別人知道的小秘密,4歲以后的寶寶則會有越來越多不希望別人知道的事情。這些都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需求。
好文推薦: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