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克服入園前的心理恐懼
杰仔下個月就要上幼兒園了,帶了他3年多的奶奶長出了一口氣:以后你再敢調皮搗蛋不聽話,就讓老師關你小黑屋。老師可比奶奶厲害,有的是治你的招。
這本是玩笑話,可說多了,杰仔一聽幼兒園三個字就嚇得直哭。媽媽帶兒子去幼兒園面試,還未到幼兒園門口,杰仔就生離死別般的嚎啕,說什么也不肯進去。
這種表現也正常,也不正常。正常的是,幾乎每個孩子入園前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懼”;不正常的是,杰仔的恐懼感超強了些,原因應該就在奶奶大肆渲染的“幼兒園鐵腕管理”上。奶奶夸張了幼兒園生活與家庭生活相離的一面,給杰仔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壓力。如果這股壓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釋放,杰仔入園后的“不應期”會特別長,各方面的適應和發展也會遠遠落后于同齡小朋友。所以,杰仔父母的當務之急就是先保證奶奶不再“嚇唬”杰仔,然后抓緊入園前的時間,分階段地解決他的心理恐懼。
想方設法樹立幼兒園的正面形象
父母若只是籠統地講老師和藹可親、上課生動有趣等等,孩子會認為是要哄他去幼兒園才這么說的。有效的辦法莫如請一名比孩子大一兩歲的幼兒園小朋友—最好找那種“迅速適應型”的孩子,來陪孩子玩,順便告訴孩子幼兒園究竟是怎么回事。孩子對孩子的話特別信服,比如寶寶問:“幼兒園上課時真的不許拉屎拉尿?”小朋友就會告訴他:“上課前老師會提醒小朋友上廁所,不過你要是突然想上廁所,舉手告訴老師就可以。”再比如寶寶問:“午睡睡不著老師會不會罵?” 小朋友也會實話實說:“最好能睡著,下午做游戲才有精神;如果睡不著,只要不吵到別的小朋友,老師就不會罵。”此外小朋友肯定還會教寶寶從幼兒園學會的歌謠、舞蹈、體操,還有畫小鴨子畫大象的本領,還會炫耀地告訴寶寶幼兒園還有好多好多的玩具和小人書、好大好大的沙池……如果他是在寶寶報名的那所幼兒園就讀就更好了,未入園就交上小伙伴,對正誠惶誠恐的寶寶無異于一枚定心丸。
幫助孩子預習幼兒園要求的獨立生活技能
幼兒園一般要求孩子自己吃飯、大小便、洗漱、穿脫鞋襪衣褲及獨立午睡等,如果孩子尚未掌握,不要給他太大的壓力。要循序漸進,把目標分解得越小越好,以便對孩子的點滴進步加以鼓勵。比如穿脫衣褲,入園前半年就可有意識地開始訓練,扣鈕扣、拉拉鏈、穿鞋并扣上鞋襻等,每達到一項,可在墻上的“寶寶進步表”上貼上五角星。
若是孩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達不到某項技能,可暫時放下這一項,改為訓練其他。千萬別給孩子造成“達不到目標老師就會討厭你”的印象—事實上,所有這些生活技能,入園后生活老師還會花一兩個學期的時間加以訓練,目前抱著“預習”的輕松心態好了。
好文推薦: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