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兒子的痛心事家長該怎么看
朋友小蒙是個典型的“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今天忽然來了個電話,絮絮叨叨,講的都是她那上小學二年級的七歲兒子磊磊的“痛心”事。“最近每天放學回家后,不愿意做家庭作業,小小年紀總叫‘累’,在我和他爸一再督促下才做作業。即便做作業也是慢吞吞的,呵欠頻頻,可是,只要不寫作業不讀書,便又生龍活虎了。”小蒙一口氣數落兒子的不是。
“說不定孩子的身體真有什么毛病,你得排除后再下結論。”我是醫生,我認為七歲的孩子天真爛漫,很多時候并沒有大人們想象的那樣“復雜”,最重要的是孩子天性好動,要裝累可沒那么容易。“身體沒啥毛病,請兒科醫生檢查過了。再說,只要不做作業、不要求他學習,打球、玩滑板,樣樣是好手呢。”小蒙嘆了口氣說,“我看他是得了厭學癥,我今天就是要向你討教對策的。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這孩子再不及時矯正,恐怕就來不及了。”
“話雖如此,也不能說‘來不及’這樣的泄氣話。”我一邊安慰小蒙,一邊詳細地了解磊磊的情況。磊磊這事使我想起大約一年前外甥女妞妞的“厭學”現象:寫作業磨磨蹭蹭,拿起書本就犯困,到后來總是把學校布置的作業甚至課本都藏起來,誰也找不到,哪怕挨打挨罵也解決不了問題。為此妞妞媽沒少流眼淚,那種焦急不安的情形我至今記憶猶新。當然,妞妞的問題最后圓滿解決了。
區分孩子“累”的緣由
在生活中,有些孩子在放學回家后,常常對父母說“累了”、“不想動彈了”。這時候,父母切不可不問原因便通通冠以“逃學借口”。其實,孩子所說的“累”,是在緊張學習之后產生的一種疲勞感,這種疲勞,一是屬于生理性的疲勞,二是屬于心理性的疲勞。生理性疲勞,一般是由于生理上超負荷引起的。比如,孩子參加了比較耗體力的勞動,或參加了一場足球賽,都會使平時缺乏鍛煉的孩子感到疲勞。不過,由于孩子們精力旺盛,常能在短暫的休息后,很快恢復體力。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