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孩子不愿意和人交流
上海讀者劉女士問:我兒子2歲了,不愿意和大人交流。不管是和他說話,教他認字讀書,還是叫他名字,都只是低頭小聲回答。若強迫他“抬起頭來,看著我”,他才勉強抬一下頭,然后又低下去了。他是不是智力差,或人際交往有問題呢?
專家答:孩子智力發(fā)育有早晚,2歲就下定論,未免草率。若父母太緊張,可以帶著孩子去專業(yè)機構做下智力測試。然后看看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習和掌握速度如何,如果能盡快掌握,那就說明智力應該沒問題。
2歲是孩子心智發(fā)育過程中的第一個叛逆期。此時,他開始學習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并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身體和動作的發(fā)育,也使他們可以通過動作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事情和人。但由于語言功能沒有發(fā)育完善,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也沒有足夠的詞匯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在父母看來,孩子就是故意和他們對著干。
父母應該先思考自己的溝通方式是否正確,會不會無意中將焦慮感傳遞給孩子。如希望孩子小心一點,可以說“輕輕拿起那個杯子”,而不是“小心,別把杯子打壞!”盡量別用命令的語氣,給孩子壓力。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