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受虐后極易產生心理問題
虐待兒童,意味著對尚未自立的兒童所應有的權利的剝奪或侵犯,包括軀體虐待(如虐待方式:拳打、腳踢、鞭抽等)、忽視和性虐待等主要形式。如同軀體虐待一樣,父母或照料者對兒童的疏忽或漠視也會對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傷害。
專家表示,從有關調查研究以及實際接觸來看,現如今兒童受虐待的情況并不少見,家長打罵更是常有的事。因為傳統觀念的“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大人不容易把打孩子和虐待聯系起來,加上有“家丑不可外揚”的思想,一些家長在發現孩子受到虐待,尤其是性虐待后多是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不過有學者指出,什么樣的打才算是虐待,什么樣的疏忽才會傷害孩子身心,目前還難有權威的界定。
面對虐待,兒童很難有能力、有意識主動向醫院或有關機構尋求幫助,不少孩子待到上初中、高中以后,問題才被發現,專家介紹,“我曾經遇到一位母親,帶著女兒來咨詢親子關系問題,女兒抱怨母親干涉自己太多,母親強調因為擔心關愛女兒才這樣做”,后來發現,原來母親在自己小時候受到父親的性虐待,從此心中埋下陰影。
專家所接觸的患者多是成年人,他們是在成長后出現婚姻、育兒、交友等心理問題去醫院咨詢,追根溯源才發現問題來自童年的被虐待。這樣的后果是,孩子錯過了及時的干預,心理精神問題日積月累得不到解決和疏導,到成年后很難徹底根治,終其一生都將受到影響。
大量研究發現,受虐待兒童存在多方面的情緒、心理等問題,自我防范意識和對抗意識容易走入極端。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