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從小跟外婆最親
盡管受到文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但是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外婆應該對你最好,因為她最確定你攜帶她的基因。很多研究也發現,外婆最疼愛孩子,其次是外公,再次是奶奶,而爺爺則通常排名最后。這跟雙親身份的確定性差異有關。對于母親來說,因為是自己懷孕,她可以百分之百地確信孩子是自己的;可是對父親來說,自己女人生下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骨肉,則未必總是百分之百。
男人被戴綠帽子的概率則可能高達10%,或更高。戴綠帽子的代價對男人來說,簡直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他們可能含辛茹苦十幾年都在幫著別的男人養孩子,為此他們還失去了跟其他女人合作造人的機會。因此,在男性的內心里他們對于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有著根深蒂固的焦慮。進化心理學理論認為,兩性對各自親本身份的確定性不同,這會直接影響他們對孩子的投資。
除了父母之外,祖輩投資同樣受到親代身份確定性的影響。外婆是雙重確定,因為母親確定孩子是自己的,而外婆也確定母親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外婆是百分之百地確定外孫和外孫女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相比之下,爺爺是雙重不確定,因為父親不能確定孩子是自己親生的,而爺爺也不能確定父親是自己的孩子,因此爺爺確定孫子孫女是親生的信心最低。
祖輩投資外婆最積極
經過對喪子家庭的調查就發現當孩子夭折之后,老人之中最傷心難過的是外婆,其次是外公和奶奶,悲痛程度最輕的是爺爺。普通人都知道“愛之愈深,痛之欲切”的道理,這一早期研究暗示疼愛孩子最多的是外婆。不過這也只是推論而已,實際情形是否如此,無疑還需要更直接的證據。
研究者們擔心直接詢問老人最疼愛哪一個孩子,可能難以得到真實答案,因為老人可能不想在外人面前表現出偏心的樣子。于是2009年美國經過調查了200多名美國大學生,發現他們跟外婆的互動最為頻繁,跟爺爺的交往最少,在彼此的親密程度上也有類似現象。2年之后,在英國的一項調查也發現,老人對孩子的投資,無論是在物質還是在時間方面,外婆都高居榜首,其次是外公,接著是奶奶,最后是爺爺。
親情濃淡文化有差異
不過,單單親代身份確定性似乎不能解釋所有隔代照料的差異。比如,漢堡大學人類生物學研究所的帕索斯(A.Pashos)教授對德國和希臘的年輕人進行調查之后發現,“祖輩投資外婆第一”這一現象只適用于德國人和來自城市的希臘人。對于來自農村的希臘人來說,他們認為爺爺奶奶更疼愛自己,這一點在男孩子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帕索斯認為這跟父權制有關。女性婚后到夫家居住,因而丈夫的親人可以更好地監控媳婦的行為,進而確保孩子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因而投資會更慷慨。父權制下的家庭財產是由男性繼承的,因而爺爺奶奶會更偏愛男孩。
隔代親的現象依然普遍
即使老人們已沒有年輕時的風采,他們依然可以為子孫后代的健康成長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無論是在北美,還是在歐洲,外婆和外公依然戰斗在隔代照料的第一線。而在父權制的農村地區,爺爺奶奶同樣以老有所為的精神,悉心地照料著他們兒女的兒女。一年一年,一代一代。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