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孩子一起上興趣班合適嗎
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將來是充滿陽光,是有出息的。所以很多孩子從小就被送到一些收費很高的興趣班進行額為的加補,以期能在起步上多領先其他孩子一些。有的家長甚至全程陪同,讓孩子除了大腦其他的幾乎都不用操心。
那么,家長的這些做法是否合理,是否利于兒童心理的發育呢,對此,專家認為父母陪孩子上興趣班是沒有必要的,是不可取的,具體原因請看以下介紹。
父母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對孩子的學習進行了解
父母完全不必全程陪同孩子進行興趣上課。但可以在生活中,表現出對孩子學習成果的濃厚興趣。比如,在家里多問問“今天學了什么,能不能教教媽媽?”或者多鼓勵他們“你真厲害,媽媽都不會。”這些簡單的表述,都能增強孩子的興趣和自信,自然愿意繼續學下去。
父母也應對孩子的興趣有足夠的了解和掌握
有些父母認為,才藝學習是孩子的事,與自己無關。作為家長的角色,就是幫孩子找老師,以及課后督促他們練習。如果父母自身對某種才藝就不感興趣,或不加了解,總是板著面孔對待,卻期待孩子能對它有持久興趣,那真是太難了。
父母應多觀察孩子的一些細微表現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孩子出現對課程的厭倦、反感心理,可能是因為不喜歡授課老師,或覺得課程形式枯燥,或感到自己被約束,或是認為不如別人進步快,都需要家長耐心溝通,幫助孩子逐一解決,如果覺得難度太大跟不上,不如盡早調轉方向
請各位家長注意了,這只是孩子的興趣班,不是高考補習班。所以如果父母都要全程陪同的話是非常不利兒童心理的轉化的。以上介紹的是專家給出的詳細分析,希望所有家長對此能有正確的認識,能及時端正態度合理對待孩子參加興趣班的問題,從而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