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養成壞習慣是三個原因造成
自己的寶寶怎么看都是那么的順眼,于是對孩子的疼愛也是格外的多一些。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在生活中發現孩子出現一些不好的苗頭而坐視不管的話,那對于孩子性格塑造就是很不利了。只有及時糾正那些壞性格才能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可關鍵很多家長對于自己錯誤的方法渾然不覺,以致在錯誤的泥沼里越陷越深,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小編特意請到了資深學者,有專家為大家做詳細的分析。
家長沒有原則的妥協和溺愛讓孩子缺少面對困難的勇氣。家庭溫柔的陷阱,特別是隔代疼,把孩子保護得太好,為孩子成長的每一步,準備好了一切剝奪了孩子面對困難的機會,使孩子膽小、畏懼困難,自然自身也失去了安全感。因此,應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人不要包辦代替,只有讓孩子多次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才能應對失敗的考驗。
把一些不符合孩子年齡段的行為的目標指派給孩子很不好。當孩子不如別人或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會非常著急,抱怨的話、情緒化的行為就會出現。經常不去考慮孩子的感受與能力。作為家長應當意識到,讓孩子時時、處處爭“第一”是不現實的。因為差異就是資源、就是優勢。同樣是“棒”,但“你真棒”和“你最棒”在目標上卻有本質的區別。應該了解分析孩子的特點,給予正確的評價和切實的目標,讓孩子的能力以“山”字形發展。
家長給孩子的稱贊沒有原則,沒有度。孩子常常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表揚,家長、幼兒園老師天天都是,“你真棒”,“你太聰明了!”等等,使孩子患了“表揚依賴癥”,聽不得一點反面意見,這樣的孩子缺少抗挫折的體驗和原動力,常常會很情緒化,缺少安全感。
這幾個方面經過專家的介紹分析后,讓我們明白了孩子性格塑造是否合理取決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否符合現實的要求。或者說大人是否明白了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表現。這一點很重要但是卻又極易引起大家的疏忽。所以,希望看了今天的介紹后,各位家長能對此有所注意。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