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戀物癖 需要你的關愛
當我們居家條件好了,再加上子女都被父母視為掌中寶,一般的孩子都有著自己的獨立空間。但由于父母親的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很少,日常缺少溝通與關愛。而讓一些兒童轉移他們的感情投入方向,慢慢形成戀物癖好。
據調研發現,使他們上癮的往往是生活中與其接觸較多的物品,如浴巾、父母的睡衣等日用品,還有手槍、動物等玩具。那么,我們該如何消除孩子的“戀物癖”呢?
第一,平時多擁抱孩子,多拍撫他的背部和頭頂,以解其“皮膚饑餓”。經常性地擁抱給孩子這樣的暗示:我在你身邊;我愛你;別怕,有我呢;失敗了也不要緊;你很安全……
第二,就算讓孩子獨處一室,也要進行睡前安撫工作。如果父母在孩子獨睡前陪伴孩子,唱催眠曲或讀一兩個美妙的童話,開亮一盞小燈,等孩子睡著再離開,就比較容易使其對襁褓包被之類物體“脫癮”。
第三,弄清九成以上戀物兒童會對小包被、小抱枕、絨布熊、用慣的浴巾之類“上癮”后,做媽媽的在選購這些幼兒用品時,就要有意識地多備下幾個“遷移載體”,讓孩子無法對其中的某樣東西“專情”。
兒童的“戀物癖”屬輕微孤獨癥表現癥狀之一,發展下去,重者會形成孩子敏感退縮、憂郁脆弱的性格,父母應對此有所警覺。為了防止孩子出現這樣的傾向,專家建議父母增加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多用親情和孩子溝通,一般來說不提倡過早地給孩子安排獨立的“單人間”。對有此傾向的孩子,父母要增加感情投入,可以多準備幾個“遷移載體”,使他們無法對戀物“專情”,此外,親情的溝通問題要重視起來。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