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兒童的逆反心理
對于孩子的教育往往讓家長非常的頭痛,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家長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以至于在兒童引導及教育上走了很多彎路,收到的效果不盡人意。
相信很多家長正在經歷著兒童逆反期帶來的苦惱。實際上,兒童出現逆反是很正常的,關鍵是怎樣處理。
正確看待兒童逆反心理
1、不要抱有成見
預想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情緒的父母實際上是在挑起這種情緒。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們有獨立意識的跡象便極力壓制,擔心稍有讓步,就會導致孩子走上歧途。父母反應越激烈,越過分,孩子們就越會堅持己見。
2、把握重要問題
不要對孩子的每個細枝末節都指手畫腳,這只能使孩子們反感。你兒子留了披肩發或是你女兒用了一種新的化妝品,你最好還是把這當作一種無害的時髦而予以接受。
3、不要盲目責怪孩子
有時,看起來"逆反行動"是針對你的,但實際上也許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有一家人一向在星期日早上10點鐘去爺爺奶奶家看望老人。一天,兒子卻宣布他要晚起,不參加次日的"集體活動"了。他的父母本來可以大發其火,把此舉解釋為青少年對家庭的抵制。但是,他們并沒有這么做,而是心平氣和地問明了原因。原來,孩子前一天為了學校的校報忙到很晚,實在是太疲倦了。于是家人便把去爺爺奶奶家的時間改為下午2點。
4、建立統一戰線
孩子有時會更喜歡兩位家長中的一位。一位父親也許會為女兒的親密行為而"硬"不起心腸,并允許她享有母親所反對的"特權"。同樣,當父親要為某件事而斥責兒子時,母親也許會為兒子辯護。對孩子的不同態度會導致父母之間的沖突。因此,在處理孩子的某個問題時,你應同你的愛人多商量,決定你們在哪些方面互相讓步。然后,一起向孩子說明你們的決定。
對于逆反期的孩子,想要正確有效地引導他們,最根本的是家長要正視這個問題,不要自亂陣腳。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擺脫自己的“家長式”教育,相信孩子會明白父母對自己的關心。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