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孩子情緒焦躁的根源 正確應對孩子焦躁情緒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情緒,有開心和不開以后時候,孩子也是一樣的,有一些孩子常常給人焦躁的感覺,這讓家長們感覺到很煩惱不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今天就給大家聽聽專家給出的建議吧。
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緒,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發脾氣或者跟家長吵架就是不禮貌的表現,其實你只是一直把他們當孩子看而沒有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們也有自己情緒和思想,也會受到外界的影響,高興或悲傷都會通過情緒發泄出來,所以他們焦躁的時候你應該幫忙疏導。
莎拉一直是個懂事聽話的女孩,但自從上小學后,她卻像變了個人似的,反常地任性起來,情緒經常緊張焦躁,甚至學會和媽媽頂嘴了。媽媽十分擔心,于是來到莎拉的學校咨詢。老師安慰她說,孩子在成長產生飛躍或環境發生變化的階段,出現情緒焦躁等一系列行為完全在意料之中,因為他們正在進行著自身與外界的磨合和調節。老師建議莎拉媽媽對她的反常的行為盡量不予計較,要繼續保持冷靜、給予關愛。
情緒焦躁的根源
情緒問題常常跟以下因素密切相關:來自社交場合和周圍環境的壓力、學習的緊張、荷爾蒙分泌的增多、身體發育的變化、對更大自由權的渴望、討人喜愛的強烈愿望和對在同齡群體中樹立地位的期盼等。當孩子的心理訴求和外界環境產生矛盾時,就會感到焦慮。
現在的孩子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接受著越來越高的要求,這都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不良情緒和行為,在孩子自我釋放和調節的過程中,難免會將其轉移到家長身上,必然對家長的耐性構成莫大的挑戰。
正確的應對態度
首先是要體諒孩子,要做到不被孩子的糟糕情緒所觸怒,提醒自己:孩子并不是有意讓你生氣的。其次是弄清真相,了解和分析孩子表現出的糟糕情緒。比如詢問:"你好像有些焦躁,發生了什么事嗎?"特別是當孩子較小,還不能很好地自我消化不良心理情緒時,更要鼓勵孩子無拘無束地把事情講出來。但如果孩子較大,家長要意識到孩子可能愿意保留隱私,這時可以說:"你可以先不講,但當你決定講出來時,我隨時都會樂意傾聽。"最后是對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當孩子心情糟糕的時候,為了避免硬碰硬,家長很多時候會選擇避開孩子。其實,這反而是孩子最需要愛護和理解的時候,應該盡量陪他一起度過生活中的煩惱和困難。
如何為孩子提供幫助
對孩子的意見予以鼓勵
從身體和智力發育上來說,孩子大約在7歲左右會開始出現一個質的飛躍。由于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孩子開始發展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了自己的思想。由于世界向他敞開了更寬廣的一扇門,孩子不再認為爸爸媽媽是絕對正確的。當家長的意見越來越多地受到挑戰時,說明孩子正在充分發育和成長,千萬不要予以壓制和打擊,最好是通過鼓勵和討論的方式,幫助他學習更周詳地思考和表達。
根據具體情況來對待孩子的"無禮"
當孩子故意表現出無禮、叛逆等不良行為時,家長要認真考慮一下,這些行為究竟在哪些方面越過了底線?反映出何種心理訴求?如果只是偶然才出現頂嘴叛逆的話,家長則不必過于敏感,適當的叛逆行為對孩子來說可以緩和情緒的波動。然而,如果這種無禮的行為繼續下去,那么就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教育,說明為什么這種行為會使人感到厭煩,并且共同制定一些更為嚴格的規章制度。
注意孩子情緒波動的爆發模式
大部分情況下,孩子的焦躁情緒都是短暫的,但如果這種情緒持續的時間較長并且經常出現,家長則要考慮尋求專家的幫助。同時還要注意以下情況:孩子的吃飯和睡覺情況是否有所變化、是否有不想去上學或不想去朋友家串門的情況、是否表現出精力不集中或功課落后的情況等。這些都是焦慮情緒的征兆,應該及時給予重視,尋求解決的辦法。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們細心的呵護和耐心的糾正,這些父母們如果做的好孩子的健康成長自然會有所保障。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