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受到性侵犯 大人應該怎么辦
兒童受到性侵犯,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對于大人來說,簡直是難以承受之痛。但家長在承受苦痛的同時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工作,避免影響孩子人生。
兒童受到性侵犯的新聞時有所聞,近年的案例也不少。除了女童外,小男生也成為性侵對象。
看著這樣的事件發生,身為父母者,尤其是孩子仍處在兒童期的父母,應該作何防范?又或,大人能對被性侵的兒童,進行怎樣的心理輔導,撫平他們心靈的創痛與驚恐?
本地兒童教育心理學家黃明烈博士提出頗為關鍵的一點:“當孩子受到性侵犯后,不只是他(她)一個人受害,家人也同樣受到傷害,大家都需要接受輔導與治療。但是,如果性侵者是自己的至親,如父親、繼父、叔伯等,那對受害者的創傷更深。或許,這一輩子都無法完全康復。”
時間是療傷的良藥。生理或許可以治愈,但是心理的傷痛,即使到了中年后,那一重陰影隨時可能浮現。
對性的畸形渴望
黃博士指出,兒童受性侵的后果,可能比一般人想象的還嚴重。首先,受害者因這種性經歷而產生心理矛盾與恐懼外,也可能對性這方面有另一種畸形的渴望,在偷偷摸摸中進行以滿足自己的性欲望。“他們長大以后,跟異性交往時,也許會傾向追求這方面的需要,行為變得極端。”
他輔導過的個案中,一個小女生被性侵后,長大對男性有異常強烈的性饑渴,無論對方年齡多大,只要是男性,她都照單全收,即使在路上或車上第一次碰到的陌生男人,她也主動示好。這是女生從小受性侵后,導致成年后的性濫交后遺癥。
如果男生受同性的性侵犯,一般上受害者的性取向會改變,傾向喜歡同性,這在一般個案中都較為常見。如果接受心理治療,受害者可逐漸脫離同性性向的困擾。
黃博士說:“受害者必須有一種信仰,好像崇拜英雄一樣,來討這個人的歡喜,不做錯誤的事。這信仰可以是具體的宗教信仰,或是對父母的敬愛,對妻子委身的愛等更龐大的精神支柱,讓受害者戰勝自己內心的罪惡感,擺脫心里的陰影。”
個性可能大逆轉
當兒童受到性侵后,除了羞辱感外,也會被施暴者警告不能向外人說,甚至遭恐嚇對受害者的父母不利等,使小小的心靈顯得異常無助,無力反抗,感覺一無是處。
一些父母甚至在知道兒女受性侵后,顯露出責怪與失望的表情,這對受害者而言,傷害更大,羞辱感更深。如果施暴者是親人,受害者對人的信心將徹底瓦解,個性也可能大逆轉,變得叛逆,破壞力強。
黃明烈博士說,上述對男人充滿性渴望個案中的女生很漂亮,出身良好家庭,父母受高等教育,但是出現性侵后,她的個性突變,父母的生活完全被打亂。“尤其是她的母親,感到非常內疚,責怪自己無法保護好女兒。父親則覺得沒面子,逃避不談或不曉得如何妥善處理這件事。我覺得父母必須對這方面有所認知,當孩子最需要幫助時,才能夠跟孩子站在一起。”
父母也須接受輔導
父母如果感覺心理壓力,無法釋懷,也需要接受輔導,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走出陰影。華人注重家丑不可外揚,但是如果孩子受到性侵,尤其如果犯者是近親,一些父母感覺羞恥而不張揚,這更加重這層傷害。黃博士說,你必須面對它,而且不感覺羞恥,就可以更好地面對外界的流言蜚語。
黃博士強調,父母首先不應對孩子被性侵而感自責,因為沒有父母可以每天24小時保護著孩子。年幼孩子面對這樣的遭遇,可能會出現一段長時間的不正常現象,包括精神與行為,反應跟發生事故前完全不同。父母應該有耐性和愛心,從旁輔導與支持孩子,而不是顯出不耐煩。一些父母會對孩子說,事情已過了這么久,為什么你還不能走出來。或許,受害者需要好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恢復過來。”這好比失戀,有些人需要較長的時間修復心靈的痛,而性侵則是更嚴重的心理創傷。
至于康復時間,黃博士認為兒童遭受性侵犯后,其康復進度因人而異,需要多方面的協助,越多協助效果越快。外圍的環境如學校社會,朋友親戚,內圍則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家人。專業治療,個人性格因素等,都決定康復速度。
心理傷害與障礙
孩時遭性侵的受害者成年后的心理傷害和心理障礙有以下幾種:
1.內向,自卑,羞怯,失去自尊,抑郁,暴食或厭食,悲觀與失望,情緒不穩定,孤獨,罪惡感,焦慮和恐懼等負面情緒。
2.過度警戒自衛心理(自我保護),不信任人,疑心重。
3.婚后性功能障礙,如性交時陰道痙攣、性交疼痛、無性樂高潮。
4.沉迷性欲,性幻想,用手淫以刺激性激發性快感。
5.性亂倫,性道德水平下降,婚外戀,借此斂財和玩弄男性/女性感情。
6.仇恨與報仇心重。
7.人格異常,多冷酷,激惹,暴躁,敵意,怨恨等。
8.覺得身體骯臟,不喜歡自己的身體,對身體有異樣感。
9.害怕異性,排斥異性,難與人建立良好與親密關系。
10.害怕類似環境,例如案發同樣的地方和時間。
11.不能專注學習,甚至游戲。
12.行為異常:與同學打架,破壞紀律,“出位”,成績下降,說謊,偷錢,不愿上學,攻擊性行為,注意力不集中、藥物濫用,自殺或企圖自殺等。
黃明烈博士說,如果受害者沒接受治療,長大后帶著這個心理包袱結婚,將會面對更大的一輪心理風波,例如上述個案,其丈夫會對她的性要求感到無法適應。“性侵的陰影一生無法擺脫或忘記,但是接受治療后,可以積極地面對它。即便將來偶爾想起,也能用更平穩的情緒去處理。”
步入職場后可能跌入另一個陷阱
心理學家李永仁博士認為,受性侵的兒童長大步入職場后,也可能出現類似問題而容易跌入另一個陷阱中。
李博士在職場心理學擁有多年輔導經驗,曾輔導過一個在職場受性騷擾的女性。
他說:“輔導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女生曾在年幼時期受到性侵犯,現在這個后遺癥卻在職場上顯露出來。”當事人希望得到同事和上司的注意,想找尋一份關愛,卻讓有心人有機可乘,對她性騷擾,占了她的便宜。
在兒童時代被性侵犯的女生,長大后進入職場,可能因為個人能力強而取得卓越的工作表現。但是,心靈深處仍因過去這個不愉快經歷而缺乏安全感,經常處在防范的心理狀態。不過,一旦她發現哪個男性對她有好感,即好像找到一個心靈浮筏,非常渴望獲得對方的關注,因而導致上述性騷擾事件發生。
李博士指出,受到性侵的女生,仍然可以擁有美好的家庭生活與幸福,但是如果在職場再次受到創傷,負面心理與情緒將更難愈合。例如上述的個案,這個看似讓當事人從過去的網絡中獲得救贖的男人,讓她的自信心增強,工作效率也提高,自身價值感覺良好,最終卻出現非她預期的結果,確實再次摧毀了她生活的信心。
一般上,他會推介上述患者給臨床心理醫生與輔導專家進行治療;如果治療不當,將影響她未來的婚姻生活與“性福”。英國瑞士進行防止兒童性侵害教育防止兒童性侵,須要父母有足夠的性教育意識,提醒與教育孩子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
學校的性教育中也應該包含防止性侵害的內容。很多國家的兒童性教育還著重普及預防保護教育,主要是應付性騷擾的對策和技巧,以及在危急關頭如何自救或尋求幫助。
英國根據“國家必修科學課程”的具體規定來進行教育。兒童從5歲開始,就在學校接受有關防止性侵犯的課程。該課程將向學生解釋身體的哪些部分屬于私處,大人侵犯不得。
性侵犯對于兒童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正以為如此,對于孩子的心理輔導和開導至關重要。此外,家長們也應該做好性教育,盡可能避免這類事件的發生。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