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兒童要針對兒童的性格特點
對于孩子的教育是父母需要長期修煉的一門學問。孩子表現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家長往往單純責怪孩子。殊不知孩子的表現是家長和小孩雙重品質交叉后的結果。家長也需要反思。
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他們愿意接受家長的指導,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且積極改正呢?
如何教育兒童
父母氣質對兒童氣質的影響
父母在測評自己的氣質時,會發現自己天生的氣質與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的氣質特征有些不同。成人的性格是在兒時天生氣質的基礎上,受到父母教育和周邊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復合體,因此成人的氣質與其生來具有的氣質特征不完全相同。作為父母,有必要認真探究自己“與生俱來”的氣質,因為這樣做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幫助。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父母和子女在某種氣質維度上所表現的特征相同或不同時會出現的問題。
▲避免傷害維度
孩子高,父母也高→ 雙方都小心謹慎的情況
父母雖然理解孩子羞怯的心理,卻又希望孩子能夠克服它。在孩子體驗新事物之前,父母應提前告知,讓孩子能夠有充足的時間事先做好準備。回想自己幼年時的經歷,你會更理解孩子的處境。孩子適應新的環境、新的群體是需要時間的。
不要責備孩子不能在短時間內融入同齡人的生活,要尊重孩子的情感,鼓勵孩子一步一步地融入群體。另外,在孩子能夠承受的范圍內,幫助孩子不斷地去體驗新的環境,以便提高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和社交能力。
孩子低,父母也低→ 雙方都膽大的情況
父母和孩子都很容易接近、迷戀新事物。作為長輩,父母應該教會孩子逐步認知世界的方法。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散步時看到一條寵物狗,孩子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跑去和寵物狗玩耍,這時你要耐心地教孩子如何接近陌生的寵物狗,防止寵物狗突然襲擊、傷到孩子。父母要教給孩子“莽撞行為會讓自己栽大跟斗”的道理。
▲ 尋求新奇刺激維度
孩子高,父母也高→ 雙方都活潑的情況
父母能夠充分理解孩子的活潑好動。父母能和孩子一起享受登山等各種體能運動,所以父母很欣賞孩子的氣質,但需注意不要過分消耗能量以至筋疲力盡。
孩子低,父母也低→ 雙方都安靜的情況
父母和子女都喜歡安靜,因此雙方很少產生矛盾。為了你和孩子的健康,有必要和孩子一起進行一些強度不太大的體能運動。
▲ 依賴獎勵維度
孩子高,父母也高→ 雙方的靈活性、適應能力都強的情況
父母和孩子都是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的、有愛心的人。因此,家庭和睦快樂,父母和孩子之間很少發生矛盾。
孩子低,父母也低→ 雙方都比較死板,待人冷淡的情況
一個善于變通的孩子會使家庭更加溫馨,但現實情況往往并不盡如人意。家長作為長輩要比孩子付出更多努力,直到孩子長大成人。長輩有義務滿足子女的情感需求,而不能強求孩子刻意滿足大人的期望。
你可以試著和孩子一起制定雙方都認可并且容易遵守的規則來維持生活秩序。還有,你最好向那些育有比你的孩子稍大一點的孩子的父母尋求經驗和建議。這樣,每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發生變化時,你可以未雨綢繆,減少不必要的問題。
▲堅持性維度
孩子高,父母也高→ 雙方都很有耐心,意志堅強的情況
父母和孩子都具有堅毅的性格,不懼艱險,意志堅強。你應該慶幸孩子遺傳了你的這些優良品性。
孩子高,父母低→ 父母隨性,孩子固執的情況
孩子的一意孤行,有時會讓父母感到困惑。為了教育出意志堅強的孩子,你要主動調整好自己反復無常的心態,制定并采用一貫的家規。
孩子低,父母也低→ 雙方都缺乏耐心,輕易放棄的情況
由于孩子反復無常、經常耍小脾氣,父母常常會感到惱火。這樣的父母應該經常向身邊那些育兒經驗豐富的朋友或親戚求助。父母有必要制定一貫的規則并將它堅決地貫徹下去。
孩子在不同的階段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教育方式上面,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另一方面要懂得每個階段孩子會有哪些共性的變化,以便于彼此之間更好地溝通。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