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說慌慣用的三種形式
小孩子都是的特別嬌氣的,特別是三四歲的小寶寶,他們在家里是所有人的小皇帝,想要什么家里的爺爺姐姐外公外婆都是滿足他,雖然父母可能對他的要求嚴格,可是父母都需要上班,不可能隨時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這就造成也許多的小寶寶喜歡說一些小慌的習慣。
1、幻想性撒謊
3歲內的寶寶無法分清想像與現實,常常把想像的事物當作現實的事物來描述。他們往往會即興、隨意地把自己聽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經過自己的想像加工,套 用到現實的人或事上去,出現沒有邏輯、不真實的“撒謊”;他們也可能把自己的愿望施加到某件事情上,把本來不存在的事情說得跟真的一樣,但是又漏洞百出, 這只是他們通過想像表達自己愿望的一種方式。他們的這種撒謊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帶有非常明顯的幻想痕跡。
2、被動性撒謊
寶寶天性想要做好某件事情,獲得媽媽或其他自己喜愛的人的贊賞。當他們做錯事情后,會因為擔心受罰而說謊。其實,寶寶天性純真、直 率,他們不會隱瞞自己的意圖,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不會控制自己探索的欲望。但當他發現自己的誠實引起了媽媽的不滿甚至是責罰時,為了逃避,寶寶就會嘗試 說謊。尤其當寶寶說謊后成功逃避責罰時,他們的說謊行為就會得到鼓勵。
3、行為性撒謊
有些被父母嬌生慣養的寶寶,習慣于一切玩具、食品都歸自己所有。他們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東西,只要自己喜歡都有可能悄悄地把它拿回家。為了怕媽媽發現而失去這些東西,寶寶也可能編一些小謊言來讓自己的行為變得更加合理。
小編結語:以下就是寶寶撒謊的三種形式,雖然看起來非常的弱智,可是如果家長不加以管理的話,以后可能會說更大更需要用千千萬萬的謊言來圓的謊言。所以寶寶的教育要從小抓起。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