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童普及性知識是迫在眉睫的事
性教育在其他的國家是非常普及的,這些國家的孩子從小的就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的,而我們中國很多孩子對于性都不是太懂,可是他們都保持著好奇心,想要嘗試。因此,正確對幼童進行性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正確處理求知欲
當 孩子提出某個性問題時,其實并不代表孩子想知道成年人認為的性知識,也不代表孩子因此對性感興趣,這只是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是渴望得到知識的表達。 但如果這時家長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不但不回答,反而斥責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就會扼殺他們的求知欲,歪曲他們的性觀念,對孩子早期的性心理造成很大的傷 害,使孩子從小形成對外部性器官、性活動骯臟、丑惡的概念,從而導致孩子產生不良的性觀念和認識。
欺騙的不良后果
一 些家長對于孩子突然提出的有關于性的問題,避而不答,或者羞于答復,但既然孩子提出來了,又不能不回答,在兩難的情況下,家長選擇欺騙手段。最常見的問題 是“我是怎么來的?”家長們的回答更是花樣百出,總歸都是用隨意編的故事來搪塞孩子。而當這些“善意”的謊言被孩子揭穿之后,孩子也學會虛偽,影響了孩子 的健康發張,更影響了他對性的正確認識。
打罵致幼童自卑
由 于家長的性教育意識不強,對性本身就存在不正確的認識。因此,當孩子提出有關性的問題或者做出與性有關的動作。如,觸摸生殖器、玩性游戲等等,家長就會大 加責罰、打罵。家長的這一錯誤做法,不但不能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更會影響孩子的心態,使孩子認為自己的提問是錯誤的,缺乏自信,做事畏首畏尾,從而 害怕父母,而有意疏遠,導致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出現障礙,關系似乎也會陌生起來。
此錯誤舉動還可以造成孩子扭曲的性心理、性觀念、性壓抑、性恐懼,影響孩子今后的人生,甚至造成孩子成年后性冷淡、性欲低下、陽痿、早泄以及性恐懼等性功能障礙。
不要鄭重其事
在 前面我們曾經說過,對孩子談性要在自然、隨意的情形下進行,而鄭重其事地談性注定是要失敗的。許多家長在與孩子談性的交流中屢屢失敗,家長的一本正經、鄭 重其事的樣子,讓孩子感到太過壓抑,因此如愿意跟家中交流。家長應該尋找多種機會,在適當的時候跟孩子多談談跟性有關的問題。實施“機會教育”,這種教育 的重點在于要一針見血而不是長篇大論。
告訴能做的事情
教育過程中,家長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強調“不能 做什么”。如果父母在孩子未知的性領域中,總是告知他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行,甚至開出一張性行為方面的禁止清單,孩子反而會對這些“禁區”產生興趣,從 而更想去試一試,甚至由于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作怪,更加對這些事情感興趣。因此,父母在想告誡孩子在結婚之前最好不要進行性行為時,可以告訴他能做的事情, 例如,告訴他可以和對方握手、擁抱或者接吻,但然后必須同時告誡孩子“永遠不能傷害另一個人”等不想讓孩子做的事情。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建議。
性教育統一思想
在孩子性教育問題上,父母之間的愛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對親近和最具說服力的典范。而在性教育中最大的危險,就是父母雙親在性道德和性思想方面產生分歧。所以父母雙方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前,要統一思想,共同對孩子施教。
小編結語:性教育真的非常重要,孩子就是越是阻止他越是不讓他碰的東西,他就越是好奇,對于性也一樣的,太好奇的結果就是他們會想辦法嘗試,這個非常嚴重的,所以家長和學校都應該普及性知識,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