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早期發現寶寶的孤獨癥
孤獨癥大多出現在成年過后,然而也有一部分兒童時期的孩子也會患上“兒童孤獨癥”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大愿意與人交流。
如何在早期發現寶寶的孤獨癥 發現寶貝有以下表現就要警惕了
“兒童孤獨癥”是一種發生在兒童早期的嚴重心理疾患,通常在出生后30個月以前起病,發病率大約在萬分之五,男孩比女孩多。目前對孤獨癥的治療主要是靠早期的特殊教育,年齡越小,教育效果越好。
1、寶貝出現退化現象
許多患病寶貝在2歲以前發育正常,可到2歲半至3歲時,卻出現功能倒退,即原先有的功能突然消失,比如不會說話或自理大小便了。這時,媽咪應該意識到,寶貝不但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能力越來越強,反而越來越退化,這是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
2、寶貝各項能力都停留在2~3歲左右
一部分患病寶貝雖然沒有明顯的能力退化,但是能力發育從2~3歲開始就不再進步,思維能力也在此基礎上停滯不前。
孤獨癥患兒還有一些獨特表現
1、社會行為障礙
和別人說話時不看對方。在集體活動中,寶貝回避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目光,在與人交談時,一般不看對方的臉,而是看著別處。
不依戀親人。寶貝對父母或其他親人不產生依戀,很容易與他們分離。但有時寶貝也可能對某個人有特別的依戀,不能分離。
不愛和小朋友玩兒。寶貝缺乏與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興趣和愿望,不主動與小朋友一起游戲,而是遠遠地躲開小朋友,獨自一人跑來跑去,或者重復單調的活動。
缺乏應有的反應。寶貝雖然聽力沒有問題,但叫到他的名字時,卻沒有什么反應。
2、語言交流障礙
孤獨癥患兒的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有明顯問題,他不會主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常存在無意義言語或即時、延遲的模仿;常反復說些與所處環境無關的、單調的詞句;說話的語調、語速、節律也存在異常。
3、異常行為問題
寶貝往往要求周圍的環境一成不變,一旦發生改變,他就會發脾氣,大吵大鬧;常常出現一些刻板的動作,如反復玩弄手指等;還可能對一些非生命物品產生強烈的依戀,如小瓶、磚頭、繩子、紙片等,每時每刻都拿在手里,睡覺也不許拿開。有些寶貝有嚴重的自傷行為,如用拳頭打自己的臉或頭,或拔頭發,咬手,用頭撞墻、撞地板等。
4、智力障礙
患孤獨癥的寶貝,其中40%~60%智商低于50。但也有的患兒有著不同尋常的特殊能力,如機械記憶、計算、繪畫及音樂等方面的才能。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