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適當的玩暴力游戲也有好處
通常情況下家長不會給孩子玩暴力游戲,因為擔心孩子會受到游戲的影響,行為也會變得暴力起來。但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適當的暴力游戲有益孩子的健康。
最近,有美國科學家通過研究指出,類似《俠盜獵車》和《真人快打》等暴力的電子游戲,并不會對兒童成長造成損害,而且事實上還有治療效果,有益健康。即使是患有注意力不集中癥(ADHD)或者抑郁的孩子,也沒有證據表明這類游戲會對他們的個性發展造成負面影響。而且,與人們想象的相反,研究結果發現,暴力電玩還可能有助于控制恃強凌弱、打架、犯罪、侵犯甚至謀殺行為。
臨床心理學家弗格森博士(Dr. Ferguson)研究了377名平均年齡為13歲、患有注意力分散或抑郁癥狀的兒童個案,分析暴力電玩是否會令他們更加憤怒或是更具侵略性。
他和美國斯特森大學(Stetson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得出結論:“沒有證據表明暴力電子游戲會增加易受攻擊的年輕人的暴力或者流氓行為,臨床發現,這些孩子的精神健康狀況有了提高。”
此外,研究結果顯示,在某些孩子身上,玩暴力電子游戲還有通導作用,幫助他們降低暴力傾向和減少欺負他人的行為。
這項研究的結果,印證了最近美國特勤局(American Secret Service)的一份公開報告的結論。該報告指年輕人好勇斗狠的攻擊性和壓力來自青少年暴力的影響,而非玩暴力電玩引致。
然而,要確定暴力電玩是否是現時青少年暴力行為層出不窮的原因之一,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確定。例如美國桑迪胡克村血案中,殺死28名婦女兒童的20歲兇手亞當·蘭扎(Adam Lanza),就是一名軍事游戲發燒友。據報道,蘭扎每天都會花好幾個小時玩《使命召喚》等游戲。
對此,弗格森博士認為,普通研究結果不能用來解釋極端案例:“從統計學上說,如果一個年輕的流氓或者槍擊者不玩暴力的電子游戲,那是很不正常的,因為當下所有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男性中,大部分人至少偶爾都會玩下這類游戲。”
該項研究的報告已經發表于《斯普林格青少年與青春期期刊》(Springer’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相對于暴力游戲,青少年暴力的影響往往更大一些。盡管如此,涉及到暴力類的游戲時,父母還是應該有所保留,具體了解游戲是否過度,并監督孩子玩游戲的狀況。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