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pad成癮或危害閱讀或交際
隨著互聯網和電子產品的高速發展,電子產品越來越方便使用和攜帶,不僅成年人愛使用,小孩子也加入了“觸屏一族”。然而玩pad上癮對孩子的危害很大。
3歲時就玩上癮
據外媒報道,英國一名4歲女童因iPad成癮,成為英國已知年齡最小的iPad成癮癥患者。眼下,她正接受心理治療。
女童家長介紹,孩子從3歲起iPad成癮,現在在倫敦的卡皮奧·南丁格爾診所接受治療。
主治醫生格雷厄姆介紹,在禁止這名女童用iPad玩游戲后,她出現了戒斷癥狀。戒斷癥狀指成癮癥患者在斷癮期間出現的特殊心理生理癥候群,表現為興奮、失眠、流淚、流涕、出汗、震顫、嘔吐、腹瀉甚至虛脫、意識喪失等。
格雷厄姆說,女童如不及時接受治療,將在11歲前“病入膏肓”。
幼年成癮不罕見
英國網上零售商Pixmania今年3月進行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家長會讓小孩玩iPad或智能手機;孩子們每天耗費在玩電子產品上的時間平均接近2小時,超過四分之一的孩子每天盯著屏幕的時間超過4小時,4歲以下兒童中超過一成經常玩平板電腦。
格雷厄姆說,據他所知,英國有不少小孩像這名女童一樣,在幼年接觸平板電腦后開始出現強迫行為。
危害閱讀或交際
2009年以來,針對低齡人群開發的應用軟件激增,不少家長讓iPad充當孩子“保姆”或早教工具。
英國一項針對5歲至13歲兒童的調查顯示,會上網、會玩電腦游戲、會使用iPhone或iPad的孩子很多,但他們缺乏基本生活技能,65%不會泡茶,81%不會看地圖,45%不會系鞋帶,72%不會制作紙模型,59%不會爬樹。
在互聯網時代,手機、pad等電子產品已經成了孩子們的新玩具,但兒童接觸電子產品應注意有所限制,長時間的使用智能手機和電腦等電子產品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動手能力和閱讀能力。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