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心理分析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有一些孩子會出現攻擊性的行為,攻擊身邊的親人或者小動物。這樣家長憂心不已,兒童攻擊性行為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攻擊性行為是指基于敵意、憎恨及不滿等情緒,對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標所采取的破壞性行為。研究者通常將攻擊行為劃分為三種類型:直接身體攻擊、直接言語攻擊和間接攻擊。
(一)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特點
對兒童攻擊性行為特點的研究,主要是從年齡差異和性別差異兩方面著手。
1.攻擊行為的方式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從兒童攻擊性行為的類型看,敵意性攻擊的比率逐漸超過工具性攻擊,從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形式看,語言攻擊漸漸超過身體攻擊。隨年齡的增長,兒童具有了推測對方行為的意向和動機,因此工具性攻擊方式逐漸轉變為更多使用以人為中心的敵意性攻擊。Hartup(1974)研究觀察4~7歲兒童的攻擊行為表現,結果表明:工具性攻擊逐漸下降,敵意性攻擊逐漸增加。如饒舌、批評指責和嘲笑經常在6—7歲兒童身上引起的敵意性反應,在4~5歲兒童身上則較少出現。
2.攻擊性行為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Olweus對挪威和瑞典兒童欺侮行為的研究表明:在中小學,隨著年齡增長,兒童報告的被欺侮的比率呈下降趨勢。兒童從以前的經驗中習得了一些無損于同伴關系等方式來解決沖突,再加上父母與教師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教育,不再容忍其攻擊性行為,因此,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發生頻率逐漸降低。
3.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存在性別差異。這些差異既表現在男女兒童參與欺侮的比率上,也存在于欺侮的方式中。男孩成為欺侮者的可能性大約是女孩的兩倍,男孩比女孩更多地卷入欺侮行為,女孩更好使用言語和心理欺侮,而男孩則更好使用身體欺侮,但在言語攻擊上無明顯性別差異。隨著年齡增長,兒童從直接身體攻擊逐漸轉變為更多采用其他攻擊方式,男孩之間的攻擊性沖突比男孩與女孩之間和女孩與女孩之間多得多,男孩不僅易挑起事端,而且也易成為攻擊的對象,高攻擊性男孩因其敵意傾向常會招致同伴的攻擊。
(二)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危害
攻擊性行為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社會性發展具有極大的危害。
1.危害兒童的身體健康及安全。兒童受攻擊后,可能出現外傷、疼痛、昏迷等不適,嚴重的可能導致兒童殘廢甚至死亡。
2.危及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某些攻擊行為對兒童的心理傷害往往大于對身體上的傷害,使兒童產生焦慮、緊張、憂郁等不良情緒,甚至形成不良的人格,導致心理異常。
3.危害兒童的同伴關系。攻擊性較強的兒童往往會在同伴中遭受拒絕與排斥,因此這類兒童會對同伴實施攻擊行為,從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伴關系。兒童時期的人際關系不良者,在青少年以后遭遇輟學、犯罪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將會增加。
4.危害兒童成年后的社會行為。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在多年后對兒童仍存在影響,有的甚至影響兒童的成年或一生。Brook等認為,兒童時期的攻擊行為可以預測未來的暴力行為。
童攻擊性行為對兒童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交關系以及成年后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應該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