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孤獨癥傾向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然而有些孩子卻表現得很自閉,在社會交往、語言交流、行為特點等各方面出現了一些障礙,這很有可能是自閉癥在作祟。
孤獨癥的臨床表現
兒童孤獨癥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又稱自閉癥、孤獨癥,發病于嬰幼兒時期,男孩發病可數倍于女孩,主要臨床表現為:
社會交往障礙:突出表現為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不會與小朋友交往,缺乏與人目光對視,對父母親缺少特別的情感。
語言交流障礙:這是大多數孤獨癥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沒有語言或語言落后,喜歡用手勢或叫喊來表達自己的愿望,有的兒童會講話,但缺乏主動語言,常有自言自語等現象,言語重復、刻板。
刻板重復的行為障礙:維持某種一成不變的生活習慣,對外界缺乏感知和理解,也缺乏探究性;著迷于單調、重復的行為,甚至有自傷、傷人行為。
這些兒童多伴有智力低下,個別孩子在某些方面卻具有特殊的能力,如對路線、數字、地名、人名、日期等有超常的記憶。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早期科學、系統的干預
孤獨癥發病原因尚不確定,目前無特效藥治療,但早期科學、系統的干預可使兒童有顯著的改變。目前提倡的是綜合治療方法,對每個兒童在干預前均做發育行為相關測評,根據兒童的具體情況,有選擇性地采用干預技術,制訂針對性、個體化的干預策略方案,并在實施過程中根據需要隨時調整,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1.行為模式教學 行為模式教學應用了心理學的學習理論原則,透過兒童的行為、專長、能力作出分析及有效賞罰,引導并鼓勵他們建立目標行為以代替有問題的行為。
2.感覺統合治療 感覺統合治療是針對有學習困難、發展遲緩、專注失調的兒童進行訓練,促進他們的觸覺、本體覺、前庭平衡覺、聽覺及視覺等感覺系統的調節,使兒童更有效地參與日常的學習、自理及游戲活動。
3.結構化教學 結構化教學是透過有系統的環境安排、有規律的學習流程,以及充足的視覺提示,幫助兒童理解信息及明白要求,亦增強他們對環境的掌握和控制,讓兒童適應環境的轉變而穩定情緒。
4.家庭配合治療 孤獨癥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的家庭成員也要注意克服焦慮、自責、急躁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共同努力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父母要配合醫生,調整心態,積極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訓練和治療活動中。保持愛心、耐心、恒心,妥善安排孩子的教育訓練與學習、生活的關系。
父母應了解相關知識,尊重訓練老師的安排,堅持培訓計劃,堅持家庭配合治療。和醫生保持長期的咨詢合作關系,定期復診。
面對自閉傾向的孩子,家長要有耐心努力幫助孩子改變行為模式,走出自閉癥的困擾,讓每一朵花兒都開放,讓每一只鳥兒都歡唱。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