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孤獨癥找上你的孩子
大多數父母們都希望孩子在孩子還沒上幼兒園時能夠乖巧、文靜一點,也就是1到3歲之間,不希望他們太過鬧騰,從而使自己能夠省點心。然而,孩子太過文靜并不是什么好事,很有可能是孤獨癥在作祟。其實,現實中有很多孩子從小聽話、乖巧,不愛哭鬧,最后卻被診斷為孤獨癥的例子。
孤獨癥孩子與真實文靜的孩子是有區別的:
1.孤獨癥孩子喜歡獨自一個人玩耍,并且只對一種類型的東西感興趣(如:對插線板、鑰匙扣等有“繩子”“圓圈”的東西),性格文靜的正常孩子或許也喜歡一個人玩耍,但不會只專注于一種類型的東西。
2.孤獨癥玩耍時,無論大人怎么喊他,他絕對不會抬頭看人,全當沒聽見,更不會盯著對方眼睛,好象活在自己的世界,完全不在意其他事情。性格文靜的正常孩子即使不太喜歡說話,但也絕對不會不理睬人,相反,正常孩子還具備孤獨癥孩子不具備的交流能力。
孤獨癥七種常見表現:
1、不會說話,不會喊爸媽。
2、與父母的眼神交流少,基本不直視對方眼睛。對父母的吩咐和要求充耳不聞。
3、一個人玩耍,不理任何人。
4、拿到某件感興趣的東西,通常能夠自娛自樂玩上一兩個小時,完全不受外界因素打擾。
5、刻意重復某種行為。
6、不會正確使用人稱代詞。
7、感覺異常表現為痛覺遲鈍、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的恐懼或喜好等。
小編呼吁廣大家長:文靜、乖巧并不是完全不與人說話、交談,家長不要盲目以為孩子文靜一點是好事,“對于太過文靜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具備一雙‘慧眼’,才能看清孩子文靜的本質。”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