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孩尿頻 竟是“心理障礙”惹的禍!
今年5歲的豆豆,原本是一個樂觀開朗的男孩,但從前段時間開始,突然就變得不愿意說話,不僅膽小內向,且一提睡覺,就頻繁哭鬧要上廁所,幾乎每隔10分鐘就要去一次。原來,豆豆所在的幼兒園,中午都要求孩子午休。有一次豆豆在午休時尿床,把褲子、床單全弄濕了,而老師看到后,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將其褲子全部脫掉。得知兒子在學校尿床的事情,媽媽也覺得臉上掛不住,也不斷責備孩子。這件事發生后沒多久,豆豆就出現了上述病癥。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心理有陰影了,這種陰影會給孩子一種不正確的心理暗示,這就造成了心理障礙,不肯午休、尿頻都是表現出來的外在癥狀。”卜茹解釋,豆豆的“疾病”正是由于老師、家長在孩子尿床后的不當處理所造成的。
據悉,病根找到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行為的干預治療,豆豆的情況逐漸好轉,現已能夠正常上學了。
專家介紹說,尿頻是一種癥狀,并非疾病。通常情況下,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間0~2次,次數明顯增多就稱之為尿頻。日常生活中,小兒出現尿頻癥狀是很常見的。引起尿頻的原因很多,但可分為兩大類。即病理性(由疾病引起的)的和生理性的。不同的情況引起的小兒尿頻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小兒尿頻的話,以分散孩子想尿尿的注意力,可能是飲食性的多尿,如果尿頻同時每次尿量多,而沒有其他表現的話,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了。
一旦發現小兒尿頻,就要找找原因,即不要緊張地追問孩子這呀那的,也不要大驚小怪地逢人就詢問治法,以免強化孩子“尿尿,媽媽會注意我”的想法。更不能呵斥孩子“不許尿!”而要循循善誘地引導,使他自覺克服。
相關文章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