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劫匪的心路歷程
新聞提示:發生在7月7日的匪徒持刀劫持人質事件,最終以劫匪、人質雙雙喪生而結束,盡管警方使盡渾身解數,仍沒能挽回局面。我們想知道,在生命的最后環節,窮兇極惡的劫匪是怎樣考慮的,怎樣刺出那罪惡的一刀;我們想知道,警方應當怎樣和劫匪對話,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局面,拯救生命;我們更想知道,假如自己遇上這樣的不幸,又該怎樣做……帶著種種假設,記者走進吉林司法警官學院三級警監,東北師范大學客座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翟恩波教授家。
焦點一:剖析劫匪的心路歷程
翟恩波說:“劫匪雖然已經23歲,但從表現上看,他仍是個少年,犯罪帶有很大的不成熟性!钡越淌谡f。
劫匪具有以下特征:首先,這起犯罪是有長期預謀性的,綁架人質是暴力犯罪中的特殊類型,從報道中可以看出,他在事發地點踩“盤子”已經好幾日了,說明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有著強烈的犯意(作案動機)、目的、相當堅強的犯罪意志,這種意志很難被改變和說服,既帶有孤注一擲的冒險特征,又存在很大的僥幸心理。罪犯的犯罪心理結構可以這樣詮釋:萬一成功了,會有車、有錢,在這一心理刺激下,他的犯罪欲望會愈加強烈。
其次,從劫匪的作案工具和方法上看,他表現出相當的不成熟。劫匪選擇在7時40分作案,地點選擇了城市繁華區域,這注定搶劫是不會成功的。因為該時間段恰恰是長春市上班最高峰,在重慶路方圓一公里內,堵車是常見的事。
再者,劫匪既有預謀性和幼稚性,也有應激性,實施犯罪的劫匪,處于應激狀態,既高度緊張,又高度恐懼,甚至他的緊張程度不亞于人質。在此狀態下,劫匪意識范圍狹窄,會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來,甚至不能準確地控制自己的肢體行動。人質是劫匪手中惟一的王牌,他絕不敢輕易打出這張牌,從警方提供的資料來看,劫匪竟然先動了手,其中一種解釋可理解為是劫匪無意識的舉動。
焦點二:人質該如何保全自己
縱觀整個“人質事件”,人質在其中無疑是最弱的一個環節,幾乎完全是被動的,但在某種程度上看,她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劫匪的舉動。所以,假如市民不幸碰上劫匪,首先不要驚恐萬狀,大喊大叫,這樣很容易給劫匪增大壓力,狗急跳墻造成不堪后果。其次,一定要冷靜,善于和罪犯周旋,松弛罪犯的心理,麻痹他的意志,謹慎考慮逃跑或與歹徒搏斗。
焦點三:安全第一 生命高于一切
實施犯罪行為的劫匪是很容易激動的,所以,在解救人質過程中,劫匪神經很敏感和脆弱,警方無論采取什么樣的舉措或做出多大的讓步,劫匪都可能理解為“;ㄕ小保患づ,他就可能走向極端。所以,警方的應急方案應當以“保全人質生命安全”為核心,盡量滿足劫匪所提出的一些物質要求,從這次事件上看,長春警方基本都做到了,惟一沒有答應的讓人質開車帶他離開也是出于人質的安全考慮。
再者,幾乎所有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劫匪也不例外。僥幸心理促使他相信自己的作案能力,如果要求被滿足,他不會輕易傷害人質性命。
焦點四:公安機關應健全自身機構
“人質事件”引起各級公安機關高度重視,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公安機關機構不夠健全,缺乏專業的談判專家,領導在現場可能會給干警鼓舞士氣,但他們畢竟不是談判專家,不能有效把握和控制劫匪的心理變化。真正的談判專家應當具備良好的人際關系技巧、熟稔社交心理學、熟知法律常識,最重要的一點,談判專家能較為有效地控制現場節奏,能觸及劫匪的心理底線,從而發揮最大的勸說效果.
-
四大不健康心理會導致你犯罪現在的很多家庭里面都是獨生子女,而且被家人給保護著,愛著捧著從來沒有嘗試過在逆境中的一些職位,那么肯定很多孩子都不知道什
-
四個不健康心理會導致犯罪一般現在的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孩子,而且家長們經常會把她捧在手心里面,可能大家不知道,有些不健康的心理,肯定會導致孩子出現
-
通過江歌案,如何看待罪犯的心理特征?江歌案的發生,引起了無數人的深思。江歌本身跟兇手毫無關系,就是因為太善良而被牽連,加上案發地點又是日本,兇手只被判了短短
-
男子被解雇砍殺老板妻兒 解雇心理調整近日一位男子因為被公司無故解雇,心理憤憤不平,沖動之下竟跑到老板王某的家中,砍傷了老板的老婆和兩個兒子,其中幼子經搶救無
-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吸毒成癮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吸毒成癮?我們從懂事起,就被教育知道了毒品的危害性,會使得家庭破碎,所以從小就已經了解,毒品是堅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