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學生暑假求職總是被騙
暑期來臨,一些在校大學生抓緊機會四處尋找兼職或實習機會,希望獲得更多工作經驗。部分不法的公司或機構正是瞄準了這一特殊群體設局行騙,讓不少求職大學生吃盡苦頭。面對暑期求職被騙,不少大學生通常抱有“花錢買教訓”的念頭。專家指出,大學生被騙后,應馬上向公安、勞動等政府職能部門反映情況,以便執法部門收集有力證據,追回損失,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
求職被騙,受害者權當“交學費”
林冰是某師范學院的大三學生,此前有過多次兼職的經驗,但在今年暑假求職時仍遭遇了兼職陷阱。
剛放暑假,林冰就與一家企業管理策劃部簽訂合同應聘超市導購員,在上交240元服裝費后,被告知第二天上班。林冰在網上搜索該公司時,竟看到各類求職者不同時間的投訴,“這個公司千方百計讓你毀約,然后讓你交毀約金”。林冰查看合同,確實有“如單方面毀約,則需給對方500元毀約金”一項。為了安全起見,林冰用相機拍下了合同內容。
為了探個究竟并拿回服裝費,林冰再次來到該公司。“經理說除了之前說好的超市導購外,還需提供陪客戶等額外服務,我當場就回絕了。但經理要我交500元違約金,我說身上沒錢才得以脫身。”林冰說。
第二天,林冰到公安部門咨詢并尋求幫助。執法人員稱該公司并未違法,只是鉆了法律空子,讓林冰做完筆錄回去等待,林冰便放棄了求助的念頭。
有8年工作經驗的網友說:“大學生不管到什么地方找工作,都要充分了解當地情況,要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辨別公司正規與否。我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查處這類公司,規范求職市場,避免其他涉世未深的大學生被騙。”
簡單伎倆,大學生為何屢屢被騙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騙子公司一般比較簡陋,除了簡單辦公用品之外,其他什么都沒有。他們張貼或派發廣告,以“豐厚收入招抄寫員”、“高薪倉庫管理員”等為誘餌,以報名費、面試費等為理由收取錢財,并與求職者簽訂合同。
據介紹,缺乏判斷力、自我保護意識弱是大學生被騙的主要原因。此外,大學生求職心切、考慮不周,容易被人利用。
大一是加強就業指導的最佳時期,但很多高校往往大三時才重視。高校應該給予學生更多求職與就業方面的指導,不斷強調安全的重要性。
維護權益,求職市場亟待多部門攜手規范
如果公司通過不正當手段騙取應聘者的錢財,金額達到一定數目后,就可能觸犯刑法。大學生遇到類似騙局,應馬上向公安等相關部門反映,以便追回損失。
受害者被騙后應馬上到有關部門報案,以利于執法部門收集有力證據。這類公司大多租用他人房子作辦公室,善打“游擊戰”,并與應聘者簽訂假合同,這給執法部門造成一定難度。雖然工商、公安等部門也對其進行過查封,但屢禁不止。因此,受害者擁有的證據對打擊這類違法行為有著重要作用。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專門的法律條文規定對這類違法行為的處罰方式,而公安等部門的權力相對獨立,難以有效遏制此類事件的發生。
“求職者應通過正規途徑,不要輕信街頭廣告。除了看招聘公司的場地、經營證件,還要看公司能否提供正式的崗位。發布求職信息的網站應嚴格審核用人單位的情況,撤銷此類單位的投放資格,以免更多人上當受騙。”甘曉玲說。
-
四大不健康心理會導致你犯罪現在的很多家庭里面都是獨生子女,而且被家人給保護著,愛著捧著從來沒有嘗試過在逆境中的一些職位,那么肯定很多孩子都不知道什
-
四個不健康心理會導致犯罪一般現在的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孩子,而且家長們經常會把她捧在手心里面,可能大家不知道,有些不健康的心理,肯定會導致孩子出現
-
通過江歌案,如何看待罪犯的心理特征?江歌案的發生,引起了無數人的深思。江歌本身跟兇手毫無關系,就是因為太善良而被牽連,加上案發地點又是日本,兇手只被判了短短
-
男子被解雇砍殺老板妻兒 解雇心理調整近日一位男子因為被公司無故解雇,心理憤憤不平,沖動之下竟跑到老板王某的家中,砍傷了老板的老婆和兩個兒子,其中幼子經搶救無
-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吸毒成癮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吸毒成癮?我們從懂事起,就被教育知道了毒品的危害性,會使得家庭破碎,所以從小就已經了解,毒品是堅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