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少男少女粉絲都那么狂熱?
狂熱追星的癥狀包括無法控制的尖叫、激動得暈倒、連續數小時掛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等候偶像更新消息。它主要影響到的是接近青春期和青春期的少女,不過它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也會使媽媽們受到傳染。在一些比較嚴重的案例中,有些追星族甚至連續幾天在人行道上扎營守候偶像。
康涅狄格州麥迪遜(Madison)的15歲女孩愛瑪•里夫斯(EmmaReeves)參加過兩次賈斯汀•比伯(JustinBiebe)的演唱會,她談到這名18歲的流行歌手時說道,“說到他對我的吸引力,當然就是他長得英俊。你很難找到一個既成功、又親和,而且還關心別人的人,他就具備所有這些特質!”隨著比伯最新專輯《相信》(Believe)的發布,借用疾病的嚴重程度衡量,“比伯熱”已經算得上是一場全球性的流行病。
少男少女狂熱對象有所不同
相較于以往爆發的追星熱,如今科學家們對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的少女為何如此癡迷于一些音樂明星有了更好的了解,同時唱片業對這種現象的利用也比以往更嫻熟了許多。專家們稱,為偶像傾倒的“B寶粉”的家長們大可放心,那些看似歇斯底里的群體行為實則是青春期一個并無害處的發展階段。音樂史學家稱,早在甲殼蟲樂隊(Beatles)、貓王(Elvis)和弗蘭克•西納特拉(FrankSinatra)出現之前,19世紀鋼琴家兼作曲家弗朗茲•李斯特(FranzLiszt)的瘋狂女粉絲們就曾把自己的衣服脫下扔向他,甚至還為了他的幾縷頭發發生爭奪。
神經學家丹尼爾•萊維汀(DanielLevitin)指出,聽自己熟悉的最喜歡的歌曲能夠刺激多巴胺的分泌,這種神經遞質與愉悅感和上癮存在關聯,它給人帶來的快感如同吃了巧克力或者是嗜賭成性的賭徒贏了錢一般。萊維汀博士是《大腦音樂電臺》(ThisIsYourBrainonMusic)一書的作者,在轉行研究神經學之前是一名唱片制作人,他的實驗室位于蒙特利爾的麥吉爾大學(McGillUniversity),他在實驗室中通過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觀察了音樂刺激多巴胺分泌的過程。
萊維汀博士的研究還表明,在青春期形成的音樂品位會成為大腦內部的神經回路系統的一部分,因為這時正是某些神經傳導通路正在強化、而其他一些神經傳導通路被擠掉的時期。這也是為什么成年人常常會懷念自己在十幾歲時所聽過的歌曲的原因所在。
專家們稱,男孩們也會在這個人生階段形成自己的音樂品位,但是女孩們會更加容易迷戀流行歌手,因為這時她們的浪漫情懷和性意識已經開始萌動,這些感覺既讓人陶醉又讓人害怕。喜歡自己不可能遇到的明星則是一種從安全距離嘗試這種感情的一種方式。鹽湖城威斯敏斯特學院(WestminsterCollege)的社會學教授及講座教授馬克•魯賓菲爾德(MarkRubinfeld)說,“很多女孩兒將自己的初吻獻給了一張海報,我認為這種情況在現在也沒有什么改變。”
-
女性們,你們是否也有這些心理問題對于女性來說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變得越來越年輕,可是很多人到了30歲的時候肯定會皮膚慢慢的衰老,臉上長了很多的黃褐
-
端午節做有些事情竟然可以轉好運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會有好運常伴,但是大家不知道,在端午節的時候做一些事情,真的可以幫助我們轉運的,
-
處在熱戀中的女性會出現哪些誤區在情竇初開的年齡,為之這對于青年男女來說都是特別興奮和開心的,尤其是女性朋友們此時大腦智商會失去原有的理智性,這樣長時間
-
女人應該如何挑選男人?女孩子都特別希望自己的男朋友變得越來越乖順,而且也希望自己結婚的對象就是以后的伴侶,但是女人怎么樣很好的去挑選男人,現在
-
女人婚后焦慮癥的表現 七大心理表現可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女孩子都特別喜歡害怕結婚的,這就是所謂的婚后焦慮癥但是現在就為大家介紹婚后焦慮癥的一些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