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PK愛情 誰是勝利者
近年來,擇偶中的拜金主義愈演愈烈,我們看到新聞里面,很多都是模特嫁個了鉆石王老五,鉆石王老五身邊那個黃臉婆也不見了,在自己身邊的就是和自己孩子相仿的年輕妻子。
有一位形象美麗、語言生動的女青年在電視的相親節目中公然說出“我寧愿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車上笑”,擇偶實踐中的拜金主義終于以其丑陋與無恥的形象橫空出世,讓所有的人像遭到當頭棒喝一樣為之震驚。寶馬和自行車是金錢的多與寡;哭和笑是愛情的有與無。在金錢的誘惑面前,愛情被無情地拋棄,只能灰溜溜地向隅而泣了。
不能否認,金錢的誘惑力是巨大的,而且在當今中國其誘惑力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社會貧富分化程度的基尼系數只有0.2,是全世界財富最平等的國家之一;到了新世紀,基尼系數已經飆升到0.5,我們的社會已經進入了貧富分化最嚴重的國家的行列,遠遠超過引發社會動亂的警戒線(0.4)。在婚姻成為一步登天或者墜入地獄的契機的時代,讓人們忽視它,那是一個太過理想主義、太過浪漫主義的要求,定力不到較深程度的人尚且做不到,遑論蕓蕓眾生。
另外,愛情這個東西來到中國也才不過一百多年而已,在此之前,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傳宗接代,延續香火,愛情從來不被看重。因為鄉土的中國是一個家庭本位的社會,而從來不是個人本位的社會。人們生活中的主要價值是生育子嗣,祭奠祖先,壯大家族,光宗耀祖;個人的快樂是一個很不重要的價值,常常是被人忽略的。
弗羅姆曾指出,在歐洲中世紀,“個人”的意識 (概念) 尚未形成。在我看來,中國人的不看重個人快樂,不看重愛情,其實質歸根結底就在于個人意識尚未形成。正因為人們還沒有明確地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自由的個人,有自主意識的個人,他們才能把不幸福的婚姻“湊合”下去,他們才會認為個人的快樂與幸福同家庭的穩定相比是無足輕重的事情,他們也才能在個人的感受與家庭及婚姻的形式發生沖突之時,使個人的感受屈從于家庭和婚姻的完整形式,并且認為這樣做并不困難。而對于一個個人意識業已形成的個人來說,這樣做就要困難得多。這也是像美國這樣的社會離婚率會到達50%而中國還遠遠達不到這個程度的原因。
既然不看重愛情的擇偶觀來源于個人意識的缺乏,既然歐洲人在中世紀也經歷過個人意識缺乏的時期,那么重金錢輕愛情的盛行就不是一個純粹由文化因素決定的現象,而應當說是一個階段性社會的產物,即以家庭價值為主的傳統社會的產物。可以預言,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進程,隨著個人價值的出現和上升,中國人也會逐漸放棄這種擇偶觀,在金錢地位的考慮之外,愛情的份額已經從無到有,并且將占據越來越多的份額。
百年來,國人擇偶標準中的愛情因素已經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品質到丑陋的一個扭轉,我們應該選擇一個什么樣的人和自己生活,雖然是個人的私事,但是折射的是整個社會的追求。
-
女性們,你們是否也有這些心理問題對于女性來說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變得越來越年輕,可是很多人到了30歲的時候肯定會皮膚慢慢的衰老,臉上長了很多的黃褐
-
端午節做有些事情竟然可以轉好運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會有好運常伴,但是大家不知道,在端午節的時候做一些事情,真的可以幫助我們轉運的,
-
處在熱戀中的女性會出現哪些誤區在情竇初開的年齡,為之這對于青年男女來說都是特別興奮和開心的,尤其是女性朋友們此時大腦智商會失去原有的理智性,這樣長時間
-
女人應該如何挑選男人?女孩子都特別希望自己的男朋友變得越來越乖順,而且也希望自己結婚的對象就是以后的伴侶,但是女人怎么樣很好的去挑選男人,現在
-
女人婚后焦慮癥的表現 七大心理表現可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女孩子都特別喜歡害怕結婚的,這就是所謂的婚后焦慮癥但是現在就為大家介紹婚后焦慮癥的一些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