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婚族”的煩惱你能理解嗎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結婚,我們的愛情將死無葬身之地!”
眼下,“先立業后成家”這句話在高校中的主流地位已經被撼動。無錫一些新潮大學生選擇了前腳跨出校園,后腳就邁入“圍城”,他們被冠以特殊的稱號——“畢婚族”。在大學生看來,一紙婚書,不過是一張合影和一枚紅色印鑒。
剛從招聘會“血戰”下來就直奔民政局的趙玟告訴記者,雖然和一些先就業再結婚的人相比,她和男朋友屬于“無房、無車、無貸款”的三無人員,但兩人感情穩定,家長也擔心她走入社會以后只忙工作不成家,而催促她結婚。趙玟介紹,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在求職面試時常會被問及是否有結婚、生子打算,招聘單位擔心女性會因為成家而耽誤工作。女性求職面臨“隱性歧視”,就業壓力比男性更甚。趙玟說,“找不到合適工作,我就先生孩子,開個網店,等孩子兩三歲了再出來唄。”
“畢業的時候我都23歲了,這是女生一生當中的”黃金時期“,當然要趁著青春還在的時候為自己找個好歸宿啦。”小梅也是一位今年的高校應屆生,她和一位已經在社會打滾多年的“男生”談戀愛已近2年的時間了。“他現在有穩定的工作,也有自己的房子。前段時間我們就談過結婚的問題,現在我工作也有著落了,他跟我說既然大家的工作跟感情都這么穩定,就盡快登記結婚。我很快就答應了。”
而另一位忙著到處相親的女孩小曉的話可能說出了部分應屆高校畢業女生的心聲。“我們現在還年輕,當然希望能夠嫁一個有錢人,雖然這樣說好像有點勢利,但是這就是現實啊。”
希望共同面對壓力
抽樣調查統計顯示,逾半的“畢婚族”是大學期間就開始交往的青年情侶,雖然剛畢業有的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但雙方多年的相處讓彼此有了共同生活的意愿,決定“抱團取暖”,組成家庭后共同面對就業壓力與生活負擔。由于生活節奏加快、壓力過大,現在的“85后”一代在選擇伴侶時普遍存在矛盾彷徨的心態。他們希望通過婚姻提高生活的期望值來改變生活境況。
-
高質量的性愛與女性顏值無關排除對性的偏見,從自卑心理和自我壓抑中解放出來,不美的女人一樣能有美好性愛。
-
愛情可以讓兩個人越來越相似如果兩個人互補具有吸引力,為什么男人和女人當他們墜入愛河后變得相似?
-
內褲看穿男人性愛心理想讓夫妻之間的感情變得非常的和睦,那么就應該要適當的去過一些性生活,可是很多男性和女性的生活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疾病的發生,
-
女性婚前性行為的心理誤區女性婚前性行為的心理誤區。很多女性都喜歡在婚前同居一段時間,同居之后不能避免的就是婚前性行為了,但是很多女性還是非常喜歡
-
健康視覺:什么是健康的性心理人到青春妙齡,進入了一生的黃金年華,性的成熟隨之會給青年們帶來許多心理問題和令人困擾的事情。我們的社會,伴隨著現代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