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有性生活,婚姻越不幸福
當許多戀人一頭扎到愛情中,就急不可待得開始性行為。熱戀的激情常蒙了人眼,沒有客觀思考這段關系可否走下去,就進入了下一階段。還不知道來那個人是否合適,就開始同居。可惜,這樣匆忙結合的情侶常常以分手收場。分手給感情雙方帶來情感或金錢上傷害。雖然希望下一段感情能走向圓滿的結局,但馬上又卷入了另一段類似的濃情蜜意中。一段“湊活”的感情的開始和結束都是混亂和沖動的,讓人精疲力竭。這樣的關系即使走進了婚姻,很有可能婚姻的質量不高。
親密關系的專家很早之前就觀察到,婚前就同居(并且沒有訂婚)的夫妻離婚率較高,其中沒有離婚的夫妻一般婚姻生活也不幸福。他們將這個現象稱為“同居效應”。出現“同居效應”的原因是,未訂婚就同居在一起的情侶通常慣性地步入婚姻。他們沒有客觀衡量這段關系是否適合彼此,他們結婚的決定是出于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生活更方便,緩解經濟壓力,或者滿足性需求。
康奈爾大學政策研究員SharonSassler和她的團隊目前的課題是關于戀愛的“節奏”。他們的假設是“湊活”導致不幸福的感情狀況,他們調查了伴侶間首次性行為的時機與之后他們對感情質量的評價。600多對夫妻或同居的情侶參加了網上調研,其中女性伴侶年齡均不超過45歲。Sassler和同事記錄了每對伴侶的感情質量,性生活滿意度,交流程度,和爭執情況。被調查者的戀愛節奏取決于伴侶間開始約會后多久有了第一次性行為。排除一些其他重要的變量的影響(例如,是否有婚史,是否有孩子,教育程度,收入狀況和經濟壓力),研究者比較了不同約會到性行為間隔時間與對應的感情質量,分別為少于1個月,1-6個月,6個月以上。
由于這個研究只基于一個時間橫節點,他們并沒有長期跟蹤被調查者,所以不能斷定性行為越早的情侶感情越差,性行為越晚則更滿意自己伴侶。我在這里省略他們的研究報告中巨細靡遺的分析和對照,這些部分體現了研究團隊對他們自己發現的吹毛求疵。
總之,他們的發現支持了最初的假設: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情侶發生性行為的時間越早(在這里指1個月之內),這段關系的結果越令人失望。他們還有另外4個發現來支撐他們的結論,其中一些與性別差異有關:
1.情侶們傾向于快速地進入有性
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稱,約會后1個月內就有性行為。這個比例比以往的研究數字提高了一些。研究人員不肯定是數據樣本本身沒有普遍性,還是人們算不準何時開始親密行為。
-
高質量的性愛與女性顏值無關排除對性的偏見,從自卑心理和自我壓抑中解放出來,不美的女人一樣能有美好性愛。
-
愛情可以讓兩個人越來越相似如果兩個人互補具有吸引力,為什么男人和女人當他們墜入愛河后變得相似?
-
內褲看穿男人性愛心理想讓夫妻之間的感情變得非常的和睦,那么就應該要適當的去過一些性生活,可是很多男性和女性的生活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疾病的發生,
-
女性婚前性行為的心理誤區女性婚前性行為的心理誤區。很多女性都喜歡在婚前同居一段時間,同居之后不能避免的就是婚前性行為了,但是很多女性還是非常喜歡
-
健康視覺:什么是健康的性心理人到青春妙齡,進入了一生的黃金年華,性的成熟隨之會給青年們帶來許多心理問題和令人困擾的事情。我們的社會,伴隨著現代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