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乘車恐怖癥的心理治療案例
病案記錄:陳某,男,36歲,當司機16年,一直喜歡汽車駕駛工作,對工作非常認真負責,服務態度與勞動紀律良好,從未發生任何交通事故。自我感覺近一段時間來,逐漸開始出現害怕開車,開車也不如以前那樣得心應手,經常出現心跳加劇,呼吸急促,手腳不聽使喚,因此差點發生車禍。后來就開始逃避上班,甚至完全不能開車。他自己懷疑患了心臟病,并多次到各大醫院檢查,但結果表明心臟正常,沒有心臟疾病。然而,陳某還是整天忐忑不安,茶飯不思,寢睡不安。后來發展到不敢坐汽車。因為不能坐車而出不了遠門,而受到單位一些同事的嘲笑。自己也覺得這樣擔心沒有必要,但自我無法控制。為此而非常煩惱。
分析診斷:陳某是一個有16年駕車經驗的司機,卻害怕開車直至發展到不敢坐車,讓一般人難以理解,也為此受到同事的嘲笑。自己明知那些擔心是沒有必要的,但卻無法控制,整天煩惱不已。陳某是以害怕乘車并伴有預期焦慮和回避行為作為特征的一種恐怖障礙,符合“恐怖癥”的診斷,具體來說就是“乘車恐怖癥”。恐怖癥狀的共同特征是:
1.某種客體或情境常引起強烈的恐懼;2.恐懼時常伴有植物神經癥狀,如心慌、呼吸急促、頭暈、出汗等;3.對恐懼的客體和情境極力回避;4.自己知道這種恐懼是過分的沒有必要的,但不能控制;5.在預計可能會遇到的恐懼客體或情景時便感到緊張不安,稱為預期焦慮。我們發現陳某的癥狀均符合以上五個特征,是一個較典型的“乘車恐怖癥”。
病因探討:關于“恐怖癥”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大部分學者認為恐怖與患者過去的某一特定經歷有關,對這一特定經歷的條件反射可能是誘發恐怖的病理機制。心理醫生采用自由聯想法誘導陳某回憶自己是否有乘車恐怖的經歷,陳某某經過努力回憶,想起了兒童時的一些往事:4歲時曾與鄰居家的小華哥哥一起趁大人不注意,在一輛還沒熄火的拖拉機上胡亂搗鼓,結果車被啟動了,陳某很幸運地從車上跳了下來,沒有受傷。但小華哥哥卻跟車一起掉進了一個大坑中,并造成了左手和右腿殘廢。本來陳某早已忘了這件事,而且他還是一個資深的司機,但就在開車16年后的那段時間的一天,陳某無意中再次遇到了小華,看到殘廢的小華,陳某某情緒異常緊張,便開始變得不敢開車甚至不敢坐車。
施治方案:陳某病情比較嚴重,需予以一般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
1.一般心理治療:如心理教育,保證和支持療法,目的在于減輕患者的預期焦慮,鼓勵患者重新乘車;減少回避行為則需采用有針對性的認知行為療法。
2.認知行為療法:以暴露療法為主,可選擇現場暴露或默想暴露。方法包括:系統脫敏,想象沖擊,持久暴露,參于模仿和強化學習等技術。
3.藥物治療:有些嚴重患者需采取藥物輔動治療,可予以苯二氮卓類(如阿普唑侖、氯硝安定),選擇性五羥色胺回收抑制劑(如舍曲林、氟西江)等藥物治療。
治療結果:經過兩個多月的心理治療后,陳某已逐漸對乘車消除了恐懼,并可以開始試著駕車,半年后已完全可以正常上班。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