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健康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提高教師素質、推進教師繼續教育也日益提上了進程。然而,有個問題卻在一個被人們忽視的角落悄然滋長―教師的心理健康。
。玻埃埃蹦辏丛,國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對遼寧。保叮杆行W2292名教師的檢測結果顯示:51.2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其中32.18%的教師屬于“輕度心理障礙”,16.56%的教師屬于“中度心理障礙”,2.49%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據天津市有關專家調查統計,教師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職業人群中平均為2%。這些數字觸目驚心,令人不得不去深思:“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為什么會如此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又如何做好教師的心理保健工作呢?
臺灣心理學家何永鈺教授曾提出一個心理健康公式:B=P/E。B指癥狀出現率;P指內外壓力總和;E指自我強度(個體對內外壓力的承受能力)?梢姡睦斫】党潭扰c內外壓力成反比,與自我強度成正比。
根據以上原理,筆者結合自身教學感受認為,教師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職業的高要求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職業本身有其特殊性:教育對象的多樣性,要求教師有多維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師加強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內容的廣泛性,要求教師博大精深,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教育任務的復雜性,要求教師有較強的心理調節與適應能力。所以有人將教師職業比喻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正因為教師職業自身的高要求性,無形中就增加了教師的心理負荷。
社會的高期望
隨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對教育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加上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之風的蔚然興起,要求教師變革原有的傳統教育理念和方法。然而,據調查,相當數量的教師患有明顯的強迫癥,表現出求全求美、墨守成規、思前顧后、謹小慎微、苛求自己等癥狀。原因何在?原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有敢破敢立的膽略,勇于創新,能大膽地搞些創新教研課題,進行教改實驗。每個創新的、尋求個性與新路子的人,就猶如瞎子摸著石頭過河一般,失敗是在所難免的。然而,教師面對的是每一批不同的教育對象,擔負著整個家庭、社會的期望,失敗之后的代價遠不只是涉及教師個人前景的問題,它還包括一批教育對象的問題。因此,教師教學創新在無形中陷入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誤區中。這種新舊認知結構的尖銳矛盾及尋求轉軌時期的新出路,給教師施加了無形的壓力,這也是造成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又一大因素。
誰來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誰來醫治教師這看不見的疾病?
呼吁社會的理解
全社會樹立“尊師重教”、“科教興國”的良好氣氛,提高教師地位、尊重教師勞動成果、理解教師苦衷、減輕教師過重的社會壓力和心理負荷,創設一個融洽、溫馨、積極進取的工作環境,才能使教師大膽而充分地發揮自我。同時,期望政府的關注,啟動“教師心理健康教程”,并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目前推進的“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提高教師的自我強度E,減小癥狀出現率B。
改革教育評估標準
目前,存在一面推行素質教育一面保留應試評估體系的矛盾現象。為了素質教育,我們取消百分制、等級制,嚴禁給學生成績排隊,嚴禁集體補課,并極力為學生減負,減到家庭零作業。然而,另一面卻通過實行全科生競賽,抽樣調查競賽,中考考查,高考角逐的結果作為教師教學質量的評估標準。這種過程要求與評估結論的不統一性,致使教師處于左右為難的尷尬境地。因此,學校應改革教育評估體系,同時深入教師實際,針對教師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激勵方式,提高教師心理滿意度,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態。
教師個人要重視心理保健
面對現今教育部門實行的“九個一”的活動,即:讀好一本教育理論專著;練好一手“三筆”字;講好一口普通話;設計好一份教案;上好一堂公開課;掌握一項技能;帶好一個班;輔導了一個課外興趣小組;寫好一篇教育科研論文。以及開展的各種“競爭比武”活動,如:“三筆”字書寫展評、普通話演講比賽、計算機操作比賽等等。教師應正確認識這些活動的目的,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認識自我,化壓力為動力,努力健全自我人格,完善自我,提高“耐壓”度。
只要我們正視弱點,全社會共同關注,那么建設一支高水平、高素質、全面健康的師資隊伍是大有希望的。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